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抚顺洪灾与转变观念

(2013-08-26 09:11:26)
     辽宁抚顺举行仪式哀悼“8·16”洪灾遇难同胞。新华社的调查显示,在抚顺受灾最严重的清原县南口前镇,相邻的两个村庄人员伤亡情况迥异。截至21日,南口前村因灾死亡30人,失踪58人,一桥之隔的北口前村却实现了人员零死亡。

    近一个月以来,东北地区的暴雨和洪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尤其是抚顺“8·16”洪灾,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伤亡,更是令人扼腕叹息。为什么这次的洪灾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新华社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了个别地方存在的“人祸”因素:北口前村的干部工作到位,甚至进屋把不愿撤离的村民拽出来,所以那里没人因灾死亡;一桥之隔的南口前村,却只是发个通知了事,结果导致30人死亡,58人失踪。

    哀悼过后,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反思、追责的工作。造成了如此严重的人员伤亡,负责南口前村村民撤离工作的干部,显然要受到惩处。如果触犯刑法,则应根据玩忽职守罪的相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更重要的是,除了追究当地官员的责任,其他的地方也应该吸取经验教训。一直以来,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情况普遍存在,只是这一次的情况有点极端——在“洪水猛兽”面前,官僚主义、拖沓作风依然故我,结果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所以此事也提醒全国各地各种机关单位引以为鉴、转变观念。

    通过这一次灾害,需要转变观念的还有每一个普通人。为什么洪灾来袭,还有很多村民不愿撤离,甚至需要村干部强行拽走?这是因为一些人抱着老经验、老观念不放,觉得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不会发生大的险情。殊不知,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平衡被打破的大背景下,气候混乱已经不是一时一地的情况,固有的经验已经无法保障我们的安全。例如前几年笔者就曾在延安注意到不少房屋都建在干涸的河道里,而当地居民表示陕北气候干旱不爱下雨,所以不存在安全隐患。结果今年7月,延安遭强降雨袭击,导致20人死亡。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侥幸心理很可能置自己于险境。面对极端天气,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对待,千万不要把气象部门的预警和相关部门的通知当成耳旁风。

    当然,最需要转变观念的还是各地的抗灾应急部门。还记得2008年的年初,一场冰雪灾害袭击我国南方,受害人数过亿,造成十多个机场、众多高速公路关闭,一些地方的电网也受到重创,导致大面积停电。当时就有很多人分析说,在我国东北地区,下雪是很正常的事,北方人几乎养成了自觉抵御的习惯,即便是降强暴雪也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灾害,雪后应对也是自然有序的事情。但对很少见到下雪的南方人而言,遇上这样的冰雪灾害就显得不知所措。

    据报道,这一次东北的强降雨过程中,龙江堤坝接连溃口,一些堤防的建设标准为20年一遇。当水位上涨,堤坝长期处于浸泡状态,部分地段就出现了管涌和渗漏,最终导致溃口。在经常遭遇强降雨袭击的南方,堤坝显然不会这样地“不经一泡”,也不会仅仅把20年一遇当成标准。

    这也就是说,既然气候异常已经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断侵袭我国各地,我们就理应尽早转变观念——干旱地区在抗旱的同时也要学会防汛,天气温暖的地区也要学会提防突如其来的低温灾害。只有如此,才能把灾难的影响和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