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院的“毛病”该怎么治

(2013-08-16 15:46:49)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昨天下午,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毛羽假扮患者家属,体验就诊流程,从一个普通患者的角度给医院服务挑毛病。现场发现了看病环节多、咨询台服务不到位、就诊空间太热等七大问题。

    官员微服私访,给医院挑挑毛病,当然是值得鼓励的。至少,可以近距离体会一下患者看病的状态。这种点对点式的暗访,尽管有偶然因素,点到即止,但偶然就看出七大问题,至少能说明一定问题,至于改进还得瞧瞧最后的措施,才能下定论。

    就说一点,“看病环节多”,这其实已经不用暗访来证明了。即便有点小病,去医院都得建卡、挂号、候诊、开单缴费、化验检查、再诊、缴费、取药……一系列跑下来,患者累得半死,消耗大量时间,医院则人满为患。把“环节多”当成新发现的问题,只能说暗访领导身体很好,很长时间没去医院自己看病了。

    这不是中医医院一家的事情,可以说,大点的医院里,都有这个问题。环节繁琐,也并不仅仅体现在建卡挂号上,而是贯穿在整个流程之中。

    这样那样的问题,体现在细节之中,却不仅仅是添个电扇、加个窗口、让分诊护士多承担些责任就能解决的。

    我们的认识也不应该停留在解决细节问题这个层次上。说得明确点,医院要改进的是衙门作风,提高的是服务意识。拿开饭馆做例子,有的饭馆,会让等候的顾客站着,有的则会提供游戏、小吃、饮料并且总有人招呼着,这不光是硬件的差距,主要的还是服务意识不在一个档次上。

    人人都说,现在看病难,是因为医疗资源紧缺且分布不均、全国患者都喜欢到北京看病等等。一句话,僧多粥少。但也要想想,这里面有些麻烦是医疗机构不科学管理造成的。

    例如为了医保资金的安全,很多药品都只能开几天的,部分慢性病的药物,最多只能开一个月的。那么,患者就得不停地跑医院,即使只是续药,也必须得挂号、候诊,往往等上几个小时,开药方的时间不超过两分钟。就不能为这样的患者设立快速通道,让他们去了就拿药,拿完就走么?应该认识到,这样的事情对医疗资源,同样是一种浪费。

    类似的问题有不少,完全可以在管理部门、医院和患者之间,建立一个交流通道,有意见和建议,直接说出来,进行解决。官员不可能天天暗访,不暗访好多事难道就不存在了?

    几天前,苏州的交通局长去体验了一把没空调的公交车,据说也发现自己被热坏了,当即承诺明年淘汰所有无空调公交。体验也好,暗访也好,初衷不错,是下基层。但也从另一侧 面说明,有些官员离百姓的生活太远了,很多基本的事情,要靠体验、暗访才能明白,这太让人着急了。 

    本报评论员 程赤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