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载有307人的韩亚航空波音777型客机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着陆时失事,此次事故造成两名浙江女生遇难。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失事飞机的乘客中有两个学生夏令营团,包括浙江江山中学夏令营团34人、太原市游学师生36人。
花费数万元送到国外参加夏令营,家长是希望孩子们能度过一个快乐的暑假,在增长见闻的同时得到一个“游学证书”,为以后的“锦绣前程”铺路。但令人痛心的是,赴美夏令营反倒成了两个中国孩子的“不归路”,家长的痛心以及悔恨可想而知。
虽说这次的事故是谁也无法预料的空难,但是随着媒体聚焦,空难背后的游学乱象也再次引发关注。例如媒体发现此番发生事故的韩亚航空票价较低,这就是游学团选择该航班的原因。尽管机票低廉,可家长们花的钱却并不少——每人3万元,这是普通赴美旅游团团费的两到三倍。
价格翻番的游学团真能带来非凡的收益吗?其实不然。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说“出国夏令营竟成旅游团,行程多为游玩购物”,参加者也表示“活动根本就是旅游,不是以教育为目的”。这次《第一财经日报》也报道说,记者曾在美国一家奥特莱斯看到十多岁的游学团学生进出普拉达、巴宝莉等奢侈品店购物——多学一些奢侈品知识,难道就是游学团的目的?
空难不常有,但安全问题常有,这也是人们对游学之乱表示担心的原因。据报道,出境游需要拥有出境游资质的正规旅行社才能操作,但操作游学团却不需要相关资质,所以这种非正规的方式具有风险性,一旦发生意外,学校、中介和当地地接的责任认定会很模糊。
一些所谓的“培训机构”其实都是商业性质,他们在商言商,以牟利为目的其实很正常。在游学乱象的背后,最值得关注的是学校的态度以及监管的真空。
以往,我们常听说有学校从教辅书、校服当中拿折扣,而通过游学乱象,某些公立学校再一次让人看到了他们钻进钱眼儿的丑态。每年春天,总有学校纠结于带不带孩子去春游的问题,个别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甚至下发文件禁止春游,原因就是走出去的可能性太多,安全难以保障。为什么带着孩子远赴欧美,为了控制成本买低价机票、提供廉价食宿,校方反倒不担心安全问题了?原因就是猪油蒙心、钞票作祟。
韩亚客机事故后,有些地方的教育局已经紧急叫停夏令营,但早在事故发生之前,游学之乱已经频繁见诸报端,例如去年暑假期间《新闻晚报》就曾报道说“九龄童海外游学发烧无人理,幼儿4万元赴澳只为剪羊毛”……为什么教育部门不能未雨绸缪,非要等到伤亡事故发生之后再出手?
即便出手,一律叫停也和“禁止春游”的做法类似,有因噎废食的嫌疑。组织具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学生在假期去国外学习游历,这本来没什么不好,现在的问题在于歪嘴和尚把好好的经给念坏了。对于游学乱象,一是应该严禁公立学校从中牟利,让他们和自己的学生站在一起,而不是眼睛里只有钱;二是应该做好监管、严控风险,好好想想为什么不具备出境游资质的机构可以组织出境游学?
对于有风险的出境游学,不出事不管和出了事严禁,都不如疏堵结合。相关部门不妨出台指导意见与合同文本,让组织者和家长分别承担合理的风险,也让学生快快乐乐走出去、高高兴兴回家来,并且真真正正地学到一些东西。
本报评论员 庞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