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完善标准 让饮料真正“可乐”】

(2013-07-07 14:26:20)
今日快评

   

近日,美国监督机构环境健康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百事可乐的焦糖色素中再次检测出了含有可能致癌的4-甲基咪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表示:4-甲基咪唑是在以亚硫酸铵为原料生产焦糖色素时产生的,目前显示是可能导致动物致癌,但并无导致人类致癌的证据和案例。

美国的实验早已表明,4-甲基咪唑被实验鼠长期食用后会导致肺癌。虽然专家说这种物质“并无导致人类致癌的证据和案例”,但是想想老鼠与人共享“80%的遗传物质和99%的基因”,再想想多年来各种药物和疗法用于临床前都要在老鼠身上实验,我们就很难把心放到肚子里。从逻辑上讲,“散养”的人类是杂食动物,而且呼吸着PM2.5,即便得了肺癌又怎能说清罪魁祸首?要讲“证据”谈何容易!

但因为健康和生命是最重要的东西,所以即便是针对 “疑犯”,百事公司也在美国加州改变了饮料配方,并计划在2014年2月前在其他州完成配方改进。这说明,美国的消费者受到了尊重。

对于在中国改进工艺的时间表,百事公司没有明确表态,只称“百事在中国的饮料中所使用的焦糖色素符合所有地方法规要求”。这样一来,也就难怪大家产生了“双重标准”的忧虑——此前,我们已经经历过太多类似的情形,例如《经济参考报》就曾经总结过:可口可乐对含氯产品流入市场的“承认”、“致歉”和“宣布回收”,在舆论强压下如挤牙膏般断续推出;立顿袋泡茶在中国的农药残留量远超欧盟标准,却仍在强调“安全、合格”;多乐士向中国特销低端产品以次充好;沃尔玛中美卖场的停车场秩序存在天壤之别……

其实在饮料市场,因为“标准”而滋生的问题也绝不仅仅是这一个。例如前一阵媒体就曾经聚焦某饮用水执行地方标准而不执行国标的问题,而近来所谓的“功能饮料”、“茶饮料”也被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疑问。据报道,所谓的“功能饮料”因为暂无国标,所以部分企业打起擦边球,不仅含有较高的咖啡因含量,而且没有禁忌标识。

至于茶饮料,虽然多数产品在包装上标明“原茶”、“茶叶浓缩液”等字样,但在成分表中却对茶叶的有效成分含量只字不提。专家分析,因为生产中原茶使用不够,所以许多厂家其实是通过使用香精、添加剂的方式来还原茶味。记者通过查阅了解到,其实对于各式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是有相关国标可依的,但由于该国标非强制性标准,也没有强制要求标签上标注茶多酚含量,所以不少企业也玩起了“擦边球”。

和饮料一样,冰棍、雪糕也有类似的问题。据《济南时报》报道,某品牌的雪糕在常温下放置数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都不会融化,市民很纳闷。相关专家分析,这与雪糕中含有多种添加剂相关。此外记者调查发现,酸奶味雪糕、香草味冰淇淋往往不含酸奶或香草,口味完全是由香精或添加剂来实现的。

标准缺失、标准过低或者标准非强制,都会造就跨国公司的傲慢与偏见,也会导致本土品牌没事就玩“擦边球”。在这样的状况下,受伤的只能是消费者的健康与尊严。当下,相关部门理应把消费者的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迅速制定强制性的、明晰的国标,并通过有效的监管制度让标准落地。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从夏日的冰爽饮料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本报评论员 庞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