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重启新股发行第一周,A股以大跌相迎接,令各方面都大为不满,包括本应欢天喜地的圈到了钱的公司和中介机构。
圈钱公司新股被压低了价格(20倍左右市盈率),除去庞大的发行费用,没有捞到预期中的大钱,不满意。
中介机构按发行额一定比例收取费用,水落船低,也不满意。
以机构为主的网下投资者,因网下新股经向网上回拨后只剩下10%,花费了巨大的入围保证金成本,却只得到千分之一的中签,预期所得未必能超过成本,未中签的则肯定赔本白忙活,它们也是大大不满。
最不满的则是广大的中小投资者。
因为必须以现金全额缴款申购,绝大部分投资者因深度套牢,不忍再度割肉,无缘新股,却因为股市下跌再次遭受重大损失。
部分投资者割肉抛股,即使其中千分之几的幸运儿中了签(犹如中彩),预期所得也未必能抵得上割肉的损失。
绝大多数割肉打新又未中签的投资者,却先割肉受损,又得在股市回升后追涨,低卖高买,实实在在是两面挨耳光,赔了夫人又折兵。
全世界股市投资者,没有任何人不崇拜巴菲特,没有任何人不羡慕他的成功,也没有任何人不希望从他那里学几个秘诀。但巴菲特从来没有秘诀,也不相信别人的秘诀,包括A股投资者痴迷的技术分析秘诀。如果说他有秘诀,那么唯一的秘诀就是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他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能持有某公司十年,那你就不能持有十分钟。(大意)可我们A股投资者只希望能像巴菲特那样成为富翁,却一点儿也没有他的理性和耐心,只是赌一夜暴富。割掉手中的优质股,蜂拥而上打新炒新,失大于得是必然的结局。
现在沪市主板市盈率9倍多,上证50成份股7倍多,银行股动态市盈率4倍,而且上述大批股票是经过长期多年检验的绩优股票,比尚未经过市场长期检验的20倍市盈率的新股好得多,可靠得多。我们有什么理由舍优逐劣呢?一方面羡慕巴菲特的成就,一方面又与巴菲特背道而驰,怎么会有投资的成功?
经过本周的新股申购热后,网上网下的投资者都感觉到,新股不过就是一块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割肉打新,更是极不划算的举动。已经有不少机构投资者表示不再参加打新。中小投资者中也有不少人醒悟过来,会退出新股申购。本周五3800亿申购资金解冻,主板后市看涨。周五尾市翻红,是一个良好的预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