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不是思考怎么去赚钱,而是思考以什么样的价格买入能帮我们赚钱的优秀公司。钱不是我们去赚的,是优秀公司的管理层与全体员工帮我们赚的。如果我们想通过自己去赚钱,那要么去创业,要么去打工,要么去炒股,要么去打新股。投资是没有办法通过自己赚钱的,以我个人为例,我投资的是浦发与兴业,是浦发与兴业的小股东,作为一个小股东,怎么去赚钱呢?我没办法通过自己去赚钱,真的,就算我绞尽脑汁还是没有办法思考到赚钱的方法,除非我放弃做浦发与兴业的小股东,放弃投资。(如果有人愿意支付一个高估的价格,我也愿意放弃投资,放弃小股东的立场,通过在二级市场高价转让股权的方式赚取一些额外的“利润”。)那些整天思考怎么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钱的人,我觉得他们可能不懂投资!(o(∩_∩)o
哈哈)
我心目中的“投资”,指的是傻傻的做股东的行为方式,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其他的也自称是“投资”的行为方式,当然,投资的多样性本身并没有错,但我们必须得将它们一一区分开来,我们可以将他们标注为“A类投资”,“B类投资”,“C类投资”等等,然后我们各自做出各自的选择,反正这个世界并没有规定一定要通过“A类投资”赚钱,怕就怕在我们故意模糊它们的区别,想尽一切办法混淆它们的概念,心目中只有金钱与收益率,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导向。
如果我们将所有自称是“投资”的行为方式的内在动机都分的清清楚楚,那跟别人交流的时候,我们很快就会知道他选择的是哪一种“投资”方式,由于我选择的是傻傻的做股东的投资方式,所以其他的“投资”方式,我基本都不感兴趣,这也是我很少跟别人深入交流的原因!(当然,我尊重别人的选择,佩服他们的成绩。)
有些事情发生,总是让人感觉很惋惜。比如有些人已经很有钱了,还去行险弄巧,去追求那些自己可能用不到的金钱,赢了,我不相信他会就此金盆洗手;而输了,则有可能颜面尽失。人一生只需要富一次就可以了,不要给自己留“东山再起”的悬念!
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人生,最好让别人去经历,然后我们捧着爆米花去电影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