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是允许自己轻易的卖出股份,他也一定会允许自己轻易的买入股份,如果卖出不受限制,买入就会随心所欲! 强制“不卖”是良性投资循环的起点。如果我们不允许自己轻易卖出股份,我们做投资决策就会越来越谨慎,买入的标的与买入的时机就会越来越保守,所拥有的安全边际就会越来越宽广,正确的投资理念会让我们远离亏损,进而可能带来超额利润,从而会促使我们更加坚定的执行“强制不卖”的策略,慢慢的,“强制不卖”在利益的诱导之下就会变成“享受拥有”,于是,投资开始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卖出自己所拥有的股份只应该在三种情况下进行,第一,公司经营恶化,基本面转变。第二,市场给出极度高估的价格。第三,发现更好的投资标的。
以我个人为例,我主要投资的是浦发与兴业,公司经营恶化的时候我会出售,也许三年后,也许三十年后,什么时候恶化我不知道,但我会耐心等待,我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但我会备着“安全气囊”。
市场给出极度高估的价格,我也可能会出售,(之所以是可能,是因为我有可能仍然不出售,也有可能只出售一部分),什么时候高估我不知道,但我会耐心等待,我不奢望这种事情快速发生,但我也不拒绝它的到来。
“发现更好的投资标的”,这条卖出情况,五到十年内,在我这里是不存在的。还没有克服“耐心坚守好的”,就去寻找更好的,是不明智的,这就好比还没有学会走步,就去挑战“跳高”,迟早是会出娄子的。
对我而言,卖出是极为困难的,我给自己设置卖出的篱笆,其实是为了提高自己买入的门槛。 强制“不卖”才是良性投资循环的起点!
古人有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每个人对淡泊的理解程度不同,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告诫自己淡泊的重要性,遗憾的是我没有足够的措辞。
淡泊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有坚守淡泊,理性与耐心才会相随左右,一旦失去“淡泊”,“诱惑”就会“生根发芽”,慢慢的,理性就会被腐蚀,一旦失去“淡泊”,“浮躁”这种寄生虫就有了生存空间,“耐心”这种能量就会与日剧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