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霞浦赤岸村及赏析
(2025-06-24 20:36:10)
标签:
旅游美景诗联文化 |
分类: 美丽霞浦 |
题霞浦赤岸村及赏析
林承强 撰
空海乘槎,长溪碧水连天远;
林嵩展卷,赤岸银滩入画深。
以下是对联“题霞浦赤岸村”的赏析,结合赤岸村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自然景观,分点解析其内涵与艺术特色:
一、意象选取:人文与自然的双重呼应
“空海乘槎,长溪碧水连天远”,空海乘槎:引用日本高僧空海于唐贞元二十年(804年)乘船遇台风,漂流至赤岸登陆的历史事件。“槎”代指舟船,暗喻跨海文化交流的艰辛与传奇性。长溪碧水连天远:描绘赤岸村前的长溪(今名赤岸溪)与东海交汇的壮阔景观,长溪又指霞浦。“碧水连天”既写实(海天一色),又象征空海远渡重洋的佛法求索之路,空间感悠远深邃。“林嵩展卷,赤岸银滩入画深”,林嵩展卷:聚焦赤岸本土历史名人林嵩。他是唐代“闽中之全才”,官至金州刺史。“展卷”隐喻其学术成就与文化贡献,呼应赤岸“十八学士”的科举盛名。赤岸银滩入画深:刻画村前银色沙滩与碧海相映的如画景致。“入画深”既赞自然之美,亦暗指林嵩等文人将赤岸文脉载入史册的深远影响。
二、对仗艺术:时空与意境的精妙交织
时空对照:上联以空海(外邦来客) 串联海洋文明,下联以林嵩(本土先贤) 勾连儒家文化,形成“跨海-本土”“佛学-儒学”的对称格局,凸显赤岸作为“闽浙门户”的开放性与文化厚度。动静相生:“乘槎”(动态漂泊)与“展卷”(静态书写)、“碧水连天”(宏观辽远)与“银滩入画”(微观细腻)的对仗,构建疏密有致的意境层次。
三、文化内涵:历史名村的诗意凝练
国际交流圣地:空海登陆赤岸后,将密宗真言宗传入日本,使赤岸成为中日佛教交流的象征地。联中“乘槎”暗含对此“文化渡口”的礼赞。人文鼎盛缩影:林嵩代表赤岸唐宋元三朝涌现的49位进士、24位高官,“展卷”浓缩“劝儒乡擢秀里”(唐僖宗赐名)的科举荣光。山海景观并胜:“碧水”“银滩”呼应赤岸“红色岩壁与碧海蓝天”的天然胜景,而“入画深”暗扣今日赤岸作为旅游胜地的风貌。
四、艺术价值:语言凝练而意境恢弘
用典自然:历史人物(空海、林嵩)与地理符号(长溪、赤岸)的选取极具地域代表性,避免生僻典故,却承载深厚历史。色彩美学:“碧水”“银滩”以冷色调营造清丽意境,与“赤岸”村名的暖色形成视觉对比,强化画面感染力。空间张力:“连天远”(纵向无垠)与“入画深”(横向沉浸)构成多维空间,使对联如一幅青绿山水长卷。
总结:赤岸精神的诗性铭刻,此联以22字,将赤岸的海洋文明印记(空海)、科举文化巅峰(林嵩)、山海奇观(长溪银滩)熔铸为一。既是对“闽东历史文化名村”的礼敬,亦为“中日友好圣地”的诗意注脚。其价值在于:以极简笔墨,唤醒了赤岸跨越千年的时空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