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霞浦赤岸寻迹及赏析
(2025-06-24 18:06:09)
标签:
旅游美景诗联文化 |
分类: 美丽霞浦 |
七律 霞浦赤岸寻迹及赏析
林承强 撰
空海浮槎万里遥,唐风宋韵梦魂飘。
长溪绿水连天远,赤岸银滩映日娇。
展卷林嵩留妙赋,扬名学士耀奇桥。
凌霄高阁遗诗画,寻迹求新涌热潮。
这首《七律·霞浦赤岸寻迹》以历史与自然交融的笔触描绘了霞浦赤岸的人文景观,结合历史背景和诗歌意象,可从以下角度赏析:
一、时空交叠的历史叙事
首联"空海浮槎万里遥,唐风宋韵梦魂飘"以空海法师渡海传说开篇(日本高僧空海曾于唐贞元年间在赤岸登陆),既暗合霞浦"中国诗歌之乡"的千年文脉,又通过"唐风宋韵"串联起长溪县自晋代建县至宋元时期的文化积淀。诗中"浮槎"意象呼应了霞浦作为古代温麻船屯的海洋文明基因,形成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
二、地理意象的诗意重构
颔联"长溪绿水连天远,赤岸银滩映日娇"浓缩了霞浦地理特征:长溪:指霞浦母亲河,承载着"温麻古县"的历史记忆,现存赤岸城堡遗址、多宝佛塔等18处古迹。赤岸银滩:既写实描绘赤岸村红土海岸与滩涂风光,又暗喻"照水红光两岸浮"的古诗意境(明·吴中立《赤岸石桥》),与现存石桥碑记、石翁仲等文物形成互文。
三、人文精神的具象化表达
颈联"展卷林嵩留妙赋,扬名学士耀奇桥"聚焦历史人物:林嵩:唐咸通进士,赤岸人,现存《桂枝亭》等遗迹,其诗文成就在《全唐诗》中留有印记。学士奇桥:既指宋代王伯大(参知政事)故里遗存,也暗含赤岸桥"长河东去涌金流"的诗意景观,形成"桥载史韵,人铸文魂"的双重象征。
四、文化传承的现代回响
尾联"凌霄高阁遗诗画,寻迹求新涌热潮"呈现古今碰撞:凌霄高阁:指赤岸多宝佛塔(现存唐代塔刹)或近年修复的留耕堂等建筑。寻迹热潮:既呼应霞浦当代"海洋诗会"的文化实践,也暗含诗歌创作中"古为今用"的探索精神。
艺术特色解析
意象并置:将"浮槎""石桥""银滩"等物质遗产与"诗赋""妙卷"等精神遗产并置,构建立体文化图景。虚实相生:实写赤岸现存古迹,虚引吴中立、林嵩等历史人物诗作,形成虚实交织的审美空间。声律考究:严格遵循七律平仄对仗,尤以"遥/飘""远/娇""赋/桥"等韵脚体现音律美,暗合古典诗词传统。
总结:此诗可视为霞浦千年文脉的微缩画卷,既有对"海滨邹鲁"历史底蕴的致敬,也蕴含着对新时代海洋诗歌创作的期待,可结合现存赤岸遗址与《霞浦县志》文献作延伸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