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承强
林承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959
  • 关注人气: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霞浦杨家溪秋吟及赏析

(2025-06-24 20:40:43)
标签:

旅游

美景

诗联

文化

分类: 美丽霞浦

七律 霞浦杨家溪秋吟及赏析

林承强

 

霜枫似火荻如烟,古渡苍茫接远天。

驿道苔痕留墨韵,摩崖石刻续诗篇。

渔歌惊起沙鸥侣,竹筏犁开云水笺。

最是秋光能醉客,随风牧笛更缠绵。

 

以下是对《七律·霞浦杨家溪秋吟》的赏析,结合诗歌内容与地域文化背景:

一、意象组合与地域特色

自然景观的典型性,“霜枫似火荻如烟”:以“红枫”与“荻花”点明秋景,呼应霞浦杨家溪的标志性景观。据载,杨家溪以“红枫夹岸通津道”闻名,枫林与溪畔荻丛构成诗画意境。“古渡苍茫接远天”:暗合杨家溪历史悠久的通津桥与渡口,展现水天相接的辽阔感。人文遗迹的融入,“驿道苔痕留墨韵,摩崖石刻续诗篇”:提及古驿道与摩崖石刻,契合杨家溪作为文化胜地的特征。此地有“千年驿道”“文广断船思旧景”等遗迹,石刻与苔痕印证历史积淀。

二、动态场景的灵动刻画

渔耕生活的诗意再现,“渔歌惊起沙鸥侣,竹筏犁开云水笺”:“竹筏”是杨家溪核心游览项目,诗人以“犁开云水笺”比喻筏行溪面的波纹,兼具画面感与文学想象。“渔歌惊鸥”则呼应当地滩涂生态(“横舟唱晚滩涂秀”)。声景交融的田园意境,“随风牧笛更缠绵”:此句暗合杨家溪经典场景——榕树下老农牵牛、牧笛悠扬的田园图景。此地常有摄影家拍摄“牵牛实景剧”,牧笛成为地域文化符号。

三、情感升华与审美体验

“最是秋光能醉客”:总结杨家溪秋色的感染力,呼应其“如痴如醉”“梦幻”氛围的描述。尾联以“醉客”“缠绵”收束,强化游客沉浸于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愉悦心境,与林承强笔下“陶醉杨溪,赏古树奇石,脸上笑盈盈”异曲同工。

四、艺术手法赏析

手法 诗句例证 效果

比喻 霜枫似火,云水如笺 将自然物象转化为艺术载体

动静结合 渔歌惊鸥(动)vs石刻苔痕(静) 营造时空纵深,平衡画面节奏

通感 牧笛声“缠绵” 听觉化为触觉,深化情感张力

结论:此诗紧扣霞浦杨家溪的核心意象——红枫、古渡、竹筏、牧笛,将自然风貌与人文遗迹熔铸为立体画卷。诗中既有“摩崖石刻”“驿道苔痕”的历史厚重感,又通过“渔歌牧笛”传递鲜活的地域生活气息,最终以“秋光醉客”升华对田园诗境的礼赞,与杨家溪作为“闽东山水明珠”的定位深度契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