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赞霞浦三沙古镇陈惠材老师
(2025-05-11 09:39:57)
标签:
旅游美景诗联文化 |
分类: 美丽霞浦 |
诗赞霞浦三沙古镇陈惠材老师
林承强 撰
一、《履新退管组》
党徽重佩鬓虽秋,名录千番细校雠。
莫道桑榆霞色晚,春风先暖凤凰楼。
注:以"凤凰楼"代指凤城镇,突出退休后新使命的开端。
二、《重阳筹备》
电话催更月影斜,遍寻寿叟履痕赊。
岂惟菊酒登高事?一朵红花系万家。
注:通过"电话""寻访"细节展现筹备艰辛,"红花"象征荣誉。
三、《集体祝寿礼》
绸花映雪贺耆英,镇长亲斟甜杞羹。
最是快门凝格处,满屏鹤发党旗明。
注:捕捉领导祝寿、合影的经典场景,"党旗明"点题。
四、《风雪送慰问》
九十门牌记未差,棉靴踏碎六棱花。
掌心传递油粮袋,暖意何须用沸茶?
注:以"六棱花"喻雪,"油粮袋"代慰问品,凸显务实作风。
五、《名录核查》
钢笔悬停页角黄,三更犹核九回详。
但求册上无遗漏,岂计鞋边满露霜?
注:通过"钢笔""露霜"等意象表现工作细致。
六、《组长例会》
服务原非管理名,一言点亮满春城。
而今各选区中路,尽是躬身问暖声。
注:化用其名言,展现思想引领成效。
七、《二次退休》
十四春秋册已斑,会场欢送泪光潸。
儿童争献红巾处,知是关工委老班。
注:结合县二附小欢送场景,暗喻关心下一代工作延续。
八、《党建领航》
党委新牌耀日悬,银龄支部学争先。
读罢公报互相语,咱也扶贫捐百钱。
注:反映离退休干部党员紧跟时政的先进性。
九、《传统咏赞》
凤城敬老古风存,年复欢呈寿宴樽。
非独佳肴传暖意,更珍领导拜晨昏。
注:讴歌地方传统与党政重视的双重意义。
十、《十年回望》
十年退管未言劳,笑指奖章如芥毫。
若问平生何所慰?高歌万众乐陶陶。
注:以"乐陶陶"的日常场景折射群众认可。
创作说明:依据陈惠材老师回忆录,以诗化语言凝练其退管工作十年历程中的奉献精神、党建情怀与敬老传统,严格遵循平水韵格律。历史纵深感,十首诗按工作脉络排列,从履新到二次退休,构成完整叙事链。意象选择,刻意使用"红花""党旗""钢笔""油粮袋"等具象物品,增强画面感。语言风格:融合口语化表达(如"老班""寿叟")与典雅词藻(如"校雠""耆英"),贴近基层工作特质。精神升华:每首末句均提炼思想内核,如"春风先暖""党旗明""尽是躬身"等,避免流于记事。此组诗可作为社区退管工作文化展陈素材,传承传统诗词形式,弘扬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工作者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