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升“食商”  一生健康

(2015-09-22 14:57:05)
标签:

健康

分类: 营养与健康

  http://s11/mw690/003K2N1Mzy6VDacnCOKea&690 一生健康" TITLE="提升“食商”  一生健康" />
       

  面对房价高启、物价上涨、子女教育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中国父母顾不上释放压力,拼命赚钱投资子女教育,不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智商、情商,于是各类辅导班蜂拥至上,大手牵小手奔波于各类培训学校之间,台前幕后,展开一场场素质教育大比拼,为孩子铺垫智慧人生的基石,却忽视了生命的第一大基石——健康。

   一、提升“食商”意识,避免走入误区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人,教育的责任无可厚非的落在父母肩头。“食商”教育涵盖各类人群,不是单指哪一个阶段、哪一类特殊人群的专项教育,而是需要把教育的关口前移至生命开始阶段,从教育的最前沿——父母抓起。

 现如今,从孩子上“镜”率不难看出,中国家庭的孩子们,一个字 “忙”,愈多家庭的孩子出现营养过剩及营养不良现象。生活中不难发现,各大医院人满为患,吊瓶倒向了新生代稚嫩的小手,一些家庭医药箱的药更新的速度比调味品还快。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一些孩子出现营养过剩及营养不良的健康问题。为避免亚健康带来的潜在危机,提高“食商”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究其原因,由于父母关注点并不在“食商”方面,孩子缺乏辨别健康食品的能力,对高糖、高脂、高盐、高热量的食品情有独钟,对添加大量蔗糖、色素、香精的加工食品顺手拈来;对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等多种疾病风险的反式脂肪酸无所畏惧。“糖衣”食物改变了孩子们的口味,家常便饭愈发满足不了孩子们的口味需求,“垃圾食品”乘虚而入,直接充斥着孩子们快节奏的生活,不良的饮食习惯一旦养成,孩子们的体质就会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弱不禁风。

  二、直面健康问题,远离健康危机

  据国家卫计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现有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6亿,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和脂肪肝、高血压发病率持续上升,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

  中国的慢病呈“海啸”趋势席卷而来,健康问题日渐凸显。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肥胖率急剧上升,成人“肥胖”人口高达 4600万,3亿人“超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肥胖国家,肥胖人数仅次于美国。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一项大型调查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会增加患癌风险,体质指数与17种癌症显著相关,包括子宫癌、肾癌、胆囊癌等。针对中国饮食结构的变化及饮食质量的严重下滑,亟需调整饮食结构,远离健康危机。

  三、加强科普教育,树立正确饮食观

  国家出台各项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健康服务产业,意在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提升中国居民的生命质量。中国的健康产业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健康知识的广泛传播势必带动全体国民健康素养的提升。

“食商”教育,重在执行。只有对健康知识的“知、信、行”,才能助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十条的真正落地。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如下几点:

  1、合理摄入谷类、鱼、奶、蛋、瘦肉及蔬菜类食物,以满足机体能量及营养需求。

  2、重视三餐质量,适量补充牛奶、酸奶、坚果、水果等健康零食。

  3、科学控油,合理用盐,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如肥肉、糖果、蜜饯等高脂、高糖食品。

  4、避免熏、煎、烤、炸的烹调方式,减少潜在致癌物丙烯酰胺的摄入。

  5、加强教育与宣传,摒弃“饭后一袋烟”的旧思想,减少二手烟摄入。

  6、坚持适量运动,绽放生命活力,保持健康体重。

  7、尽量减少外出就餐机会,注意就餐环境卫生,避免引发食源性疾病等。

  四、注重食品安全,提高生命质量
        2015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由我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严格把好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健康中国,家庭先行。以家庭为单位重视自家餐桌食品安全,营造幸福安康的好环境。以世卫组织推出的简易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为指导,即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确保将食物做熟,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料为指导,将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http://s12/mw690/003K2N1Mzy6VDaRI2V5cb&690 一生健康" TITLE="提升“食商”  一生健康" />提升“食商”,一生健康。随着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的全面提升,相信中国父母一定会用合理的膳食理念为孩子构筑健康长城,用行动感召并影响子女,使他们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造福社会,受益终身。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解读【2015年最新修订】.中国法制出版社

友情提示:

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选自网络。媒体刊载请留言联系,商业应用经本人直接许可方可刊登。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作者简介:

潇雨,高级健康管理师、国家二级营养师。曾任北京市工业志编委,现任北京市朝阳区营养协会讲师,兼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外编、《极养视界》外编。其作品散见于《首都建设报》、《奋斗》、《文化中国》、《劳动午报》等省市级优秀刊物。

QQ:1091684485

微信:haixiatiankong

 

电子邮箱:1091684485@qq.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