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2019-05-29 19:23:06)
标签:

365

分类: 教学设计

拂晓中心小学2019年春数学集体备课表

年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时间

2019年4月30日

二次

备课人

 

备课组长

 

教研

组长

 

教导处

意见

 

单    

课题

  统计

修改意见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2-105页。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际 识 与技能种的应用。

2收集统计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整理与掌握收集数据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

3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并有效地表示数据。

4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要会求平均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复习,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相互合作的优越性。

 

教学重

难点

1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能根据实际要求求平均数和设计简单的统计图表。

2掌握绘制统计图表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与教材有关的统计图表一套,表格纸,坐标纸,直尺,圆规学具:表格纸,坐标纸,铅笔,直尺,圆规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修改意见

                                  第1课时

 

一、问题导入

1.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怎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一些情况呢?(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新课开始,教师就通过师生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的意识为全课的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

2.师:先独立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写在练习本上)

3.四人小组交流,整理出你们小组都比较感兴趣的,又能实施的   3个问题。(小组汇报、交流、整理)

4.接着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罗列在黑板上)

师:大家想调查这么多的问题,现在我们就选择其中有价值又能实施的问题进行调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整

设计意图: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世界,认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收集整理数据

师:调查这几个问题,你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怎样收集这些数据?与同伴交流收集数据的方法

师:开展实际调查的话,如何进行调查比较有效?在调查的时候,大家需要注意什么三、开展调查活动

1.针对学生提出的某个问题,先组织小组有效地开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活动,然后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分工,怎样调查和记录数

据的?(指名汇报)

3.全班汇总、整理、归纳各小组数据

4师: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师:根据整理的数据,想一想绘制什么统计图比较好呢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学会对身边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描述和分析

三、回顾统计活动

1.师:在刚才的统计活动中,我们都做了些什么?你能按顺

序说一说吗?

师: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

2.收集在生活中应用统计的例子,并说说这些例子中的数据告诉人们哪些信息。(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其他学生注意听,并指出从这个学生举的例

子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3.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

(1)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结合例子(充分利用收集来的实例)来说说自己的方法

(2)教师归纳: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有:查阅资料、询问他人、调查实验等

设计意图:在一个个生活场景中学习了新的知识,而三加强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4.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对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对这些统计图,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师生一边回忆补充,一边归纳完善如下知识结构表。(课件)

(1)谈话:对照上面的知识结构表,请同桌讨论一下,三种设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师: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师出示教第102页第3题)

   (3)师:怎样整理六(1)班人数的调查结果。

(4)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月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好处

(5)师:假如笑笑买课外书用20元钱,那么笑笑的零花钱

共有多少元?

(6)师:你能举例说明这几种统计图的特点吗

设计意图:用课件显示表格,为学生了解统计的知识提供最直观最生动的效果,系统地对统计图表归纳整理

5.结合实例,说说自己对平均数的理解,平均数有什么特点,并收集生活中应用平均数的例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归纳总结求一组数

据的平均数的方

四、巩固与应用

1.出示教材第103页第2题的统计图,问:这是个什么统计图?呈现的是什么内容?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

体重有什么变化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女生在哪个年龄段平均体重增加

最快?

(3)平均体重的增加与年龄增长成正比例吗?试举例说明

理由

(4)从上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教材第103页第1题

(1)引导学生读图,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2)通过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得出哪些结论?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3.材第103页第3题。

主要是对平均数进行练习,先让学生独立审题,再解答,然后全班反馈交流,说说自己的算法。

4.教材第104页第5题。

(1)先让学生通过读图获取信息,独立解决问题。

(2)师:你是怎样算出笑笑家的支出及储蓄的钱数的?

(3)独立填写表格,全班交流订正

5.教材第104页第6题

(1)让学生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4个小组交流检查、订正。

(2)根据图表,独立回答问题,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6.教材第105页第7题

读懂表格,分别求出这些数据的平均数,并能正确地解答问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作业

设计

基础训练填好

板书

设计

统计

    1.组织学生讨论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及收集数据的方法。

    2.收集和整理数据

    3.讨论整理数据。

    4.回顾与反思。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根据课标精神、教学目标、课题研究进行教学设计的。

    1、《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课本在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上遵循着这一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出发,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节课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只要求学生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而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是较低的,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学生活动的经验。例如:调查一个小组中的同学最喜欢一类电视节目和一类球类活动的情况。

    2、在这节课中的教学目标,我抓住:经历统计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到以上的几个方面,让学生在教师的“导”下,进行有条理地、轻松地学习新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