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海
大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255
  • 关注人气:1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2019-12-21 12:23:34)
分类: 人文地理文化、文章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题妙高寺

言泊远

禅寺门高宝塔雄,曾经烽火未留情。
石墙傲骨惟佛愿,欲保弥陀依旧容。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老北京的故事(四四一)妙高寺

妙高寺在海淀区玉泉山内,这是普通人甚至众多级别不够高的官员也不能进去的地方。玉泉山的北峰上建有一座佛寺,修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因仿金山妙高峰之制,故命名为妙高寺。寺前有汉白玉石坊一间,正面额题“灵鹫支峰法界”,联曰“峰护庄严依妙静;湖澄功德俯空明”。背面额题“罨罗胜果香台”,联曰“香岩随处成千相;静土常时雨四花”。寺内建有正殿三楹,供奉三世佛,悬额“江天如是”。后殿三楹,为该妙斋。另有东配殿三间,各座殿宇之间通过回廊相连。寺后偏东建重檐方亭一座,名为扶云亭。

有两进,前有牌楼、山门,牌楼横枋上有字,山门门额上书“敕建妙高寺”。一进院由前殿、东西配殿组成,后进院有正殿,前有金刚宝座式白塔一座,称之为“妙高塔”。白塔东侧有配殿,配殿前后出廊并由爬山廊分别和前院东配殿和后院大殿相连,爬山廊的廊壁上有什锦灯窗,白塔西侧没有配殿,由什锦花窗游廊围挡。寺庙北侧有重檐方亭一座,方亭上有倒挂楣子,下有坐凳楣子,南侧坐凳楣子中间开有过道,坐凳楣子安有美人靠。

妙高寺山门前下方岩石上雕有神像。1860年静明园被焚毁,妙高寺也没幸免,只留残塔一座。建立新中国后玉泉山一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对妙高寺进行过多次大修。

妙高寺正殿之后的庭院里,建有一座造型独特的妙高塔。塔基高约两米,四面开辟券门。塔台上中间一座主塔,四角各一座小塔,呈金刚宝座式布局。和北京其它几座金刚宝座塔相比,妙高塔的造型与众不同。顶部均为细长的圆锥形,被人们形象的称为锥子塔。原来妙高塔是一座缅甸式佛塔,用来纪念平定缅甸战争的胜利。乾隆中叶,云南边界与缅甸木邦土司发生摩擦。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清廷出兵征战缅甸。期间历尽磨难,终于在三年后以缅甸议和纳贡而结束了战争。对此乾隆在《该妙斋戏题》诗中有所叙述:“兹北峰上为木邦塔,乃乾隆三十四年征缅甸时,我军曾驻彼,图其塔形以来,因建塔于此,取兆平缅甸之意。”

咸丰十年(1860年),包括玉泉山静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妙高寺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只剩下石牌坊和残破的妙高塔凄凉的孤立于峰顶。本世纪初,妙高寺原样复建,重现了昔日的风采。可惜原先的拍摄地点无法前往,只能在高墙外用镜头记录下妙高寺和妙高塔的新生。

进不去的地方,好在并没有遮挡、遮盖,从远处还是可以看见的,如果有高倍照相机,也可以拉近拍摄。免费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