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7---山东济南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7---山东济南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济南,在漫长且波澜壮阔中华历史文化画卷中,一直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几乎最负盛名的“伉俪”——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同样被泉城济南所吸引,与济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夫妇二人先后分别和一起共四次到访济南,每一次来访,都有泰戈尔、金岳霖、徐志摩、闻一多、沈从文这样的“大腕儿”同行,每一次来访,也都留下了或喜或悲的人间佳话。
一、林徽因首访济南:陪泰戈尔访问,徐志摩当众表白
1924年4月22日,林徽因首访济南。此次行程,她作为翻译,陪同印度诗人、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在山东参观访问,同行的有诗人、散文家徐志摩。济南报纸的头版头条新闻大标题称:“东方诗神偕同金童玉女抵济”,报道同时形容:“世界著名长髯诗翁泰戈尔先生与长袍面瘦诗人徐志摩和艳如花的林徽因小姐,如同松竹梅一幅动人的画卷。”
1924年4月泰戈尔(右三)林徽因(右二)徐志摩(右一)梁思成(左一)等合影

天空的蔚蓝,
爱上了大地的碧绿,
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徐志摩的爱情轶事,在这一声叹息里画下句点。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
1931年11月19日,著名诗人徐志摩乘坐中国航空一架史汀森SM-1F型邮政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今北京),途径济南时遭遇大雾。为了寻找航线,飞机不断降低高度,触到了一座小山的山顶,两位机组人员身亡,唯一的一位乘客徐志摩也未能生还,徐志摩当时年仅36岁。
报纸报道
坠机
11月22日上午9时半,梁思成、金岳霖、张奚若三人从北平赶到济南,会同连夜从青岛赶来的沈从文、闻一多、梁实秋、赵太侔等人一起,到福缘庵吊唁并瞻仰了徐志摩的遗容。
返回北平之前,梁思成按林徽因的叮嘱到坠机现场悄悄捡了“济南号”飞机残骸中的一块木板,放进提包里带回北平。这块木板,林徽因一直把它挂在卧室的墙壁上,直到去世。
徐志摩触山而亡,林徽因回顾与之十年多过从,在致胡适信中作了个小结:
“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志摩也承认过这话。”

三、夫妻二人同访济南:考察四门塔、九顶塔等古建筑
1936年6月,梁思成和林徽因一起到济南考察古建筑。他们到了四门塔、龙虎塔、九顶塔和灵岩寺等地。当时的四门塔荒草丛生,他们还不顾劳累,对古建筑进行清理扫除,使这些古建筑重放光彩。
梁思成、林徽因还考察了神通寺一带的朗公塔,元、明两代墓塔30余座,以及千佛崖唐代造像和涌泉庵等古建筑。
林徽因在四门塔所在的神通寺墓塔林考察
随后,梁思成、林徽因还去了灵岩寺考察了千佛殿、辟支塔、慧崇塔、法定塔等宋、元、明历代墓塔140余座等,又在章丘考察了常道观元代大殿、白云观、清静观元代正殿、文庙金代大成殿、永青寺等。梁思成、林徽因把诸多济南古建筑考证、实测的科研成果,收入他们的名著《中国建筑史》。
林徽因测绘山东滋阳兴隆寺塔
九顶塔
林徽因亲笔书写的《无量寿经》下卷
四、夫妇二人最后一次到济南:艰辛流亡途经济南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他们迎来了最后一次济南之行,主题不再是“考察”,而是“流亡”。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梁思成和林徽因决定举家南迁。1937年9月5日早上6时,梁思成夫妇携带两个孩子(8岁的梁再冰和5岁的梁从诫)和孩子的外婆,与清华大学教授金岳霖及另外两位教授,走出了自己的住所北总布胡同3号院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