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6---陕西西安

(2024-08-06 17:54:18)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6---陕西西安

 

西安,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梁思成、林徽因曾两次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同仁专赴西安,对多个古建进行测绘、调研。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6---陕西西安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6---陕西西安

 实际上,“地震”曾给西安文物带来巨大破坏,明朝期间尤甚。这其中,梁思成先生深度参与了碑林博物馆、小雁塔等维修保护工作,与西安有了更深的缘分。

比如,西安碑林博物馆,它创建于公元1087年, 是世界收藏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6---陕西西安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6---陕西西安

1934年-1936年西安碑林博物馆 

碑林博物馆内的「唐·开成石经」,被称为“世界上最重的石书”,始刻于833年。原立于唐长安城的国子监,宋时移至此——西安碑林因此诞生,1987年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6---陕西西安


公元1556年,8.5级的“关中大地震”,让「唐·开成石经」114石中折断了40石。未断者也伤痕累累,令人痛惜。 

真正从防震保护入手,提出周全可行的方案,对「唐·开成石经」保护产生深远影响的,是1936年由梁思成等学者集体提出的“钢筋混凝土加梁柱”的保护方案,一直沿用至今。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6---陕西西安

1936年的小雁塔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小雁塔,数千年风雨中最有名为“三离三合”。

明朝,陕西多次发生大地震。小雁塔塔身数次被震裂,又“神合”。这段史料,就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后来才发现,这是擘划者在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 

在审查西安小雁塔保护维修方案时, 梁思成提出了“整旧如旧,保持原貌”的维修原则,之后被《中国文物保护法》采纳,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6---陕西西安


对走向现代都会的西安来说,星罗棋布的文化遗址,逐渐演变成为“中央公园”,包括大明宫、曲江池等。未来,小雁塔也必将走向5A景区。国际品牌的商业,也将再度赋能该区域。 

《周礼·考工记》中如此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奠定了中国城市营造方式。城墙,成为东方城市的象征。 

沧海桑田,始入现代。可有一种痛始终令人扼腕:1949年后,北平城墙陆续被拆。诸多仁人志士,当时为护城多有磨难。 

梁思成曾说:“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林徽因愤怒的朝着吴晗怒吼 :“我们林家满门忠烈,世代为国尽忠职守,你又算个什么东西,凭什么讽刺我家人,如果真的要拆除古牌楼,50年后你们会后悔的。”然而,林徽因夫妇自然是处于劣势的,虽然是忠诚的古建筑保护者,但是她们手中并没有实际的权利。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6---陕西西安


80多年前的西安城墙 

 

今天,每一位来到西安的人都会庆幸,西安保住这座中国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

要知道,它多次面临被拆除风险。尤其是在北平拆墙带动下,不少陕西地区领导提出“拆掉西安城墙,填平护城河”。当时的口号:“拆除封建王朝的陈墙旧砖,矗起一个新社会新城市”。 

当时,习仲勋“护城”起到决定性作用。后来,“不许拆西安城墙”成其罪状。 

1980年代,张铁民开启“全面修城墙”。2020年10月1日,总长达14.6公里西安护城河全面贯通。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6---陕西西安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6---陕西西安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6---陕西西安

追寻林徽因的足迹之6---陕西西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