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幼儿园自主游戏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2017-03-06 16:16:36)混龄幼儿园自主游戏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宝塔区成长幼儿园井燕燕
一、课题的提出
1.理论依据
皮亚杰也认为:产生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情感的共鸣使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从而促进社会交往所需技能的获得。
维果斯基强调:在混龄运动中,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交往与合作大大增加了产生认知冲突的几率,增加了幼儿体验认知发展的机会并促进有儿子我学习获得成功感。
2.研究背景
3.《刚要》指出“开展以多种有趣味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混龄游戏是指打破班级界限,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内容,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结伴,自主游戏,这种组织形式对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很大。
4.概念界定:
社会行为——是指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对人、对事、对物的一系列态度和行为反应。
混龄游戏——是指年龄差距超过12个月的孩子在一起游戏,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从周围创设好的游戏环境中选择游戏内容,自助结伴,自主的活动。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内容
1.探索混龄游戏环境创设的方法。(例如:材料、目标、内容等)
2.混龄游戏中各年龄段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目标。
四、研究结果
在研究本课题期间,在实践中我们获得了很多相关的经验:
(一)如何有效的开展户外混龄游戏
2.提供丰富多样、有层次性的游戏材料。
首先,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而又有序的环境,使幼儿能够自主的投入到游戏环境中,去开展各类活动,同时,环境有序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游戏秩序感和规则意识。同一主题有不同的游戏要求和玩法,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和游戏。通过研究我们的老师学会把一些规则和玩法的示意图贴在相应的游戏区,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再把幼儿的一些新玩法也展现出来,给有想法的幼儿鼓励,调动其他幼儿的兴趣。
其次,根据混龄幼儿游戏的需要,我们还利用废旧的物品和幼儿一起制作一些玩具。既能为幼儿增添玩具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和协作能力。由于混龄游戏对象是三个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他们的游戏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设计游戏时要非富多样,要难易结合。从而便于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的选择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最后,设计适合三个年龄段孩子同时玩的游戏时还要考虑是否可以激发和促进混龄游戏的社会性发展。幼儿园设计的各种游戏可在园内游戏,但是孩子离园后怎么办?所以在前期的探索和研究中我们想到了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在设计游戏时抓住了大年龄的孩子喜欢保护弟弟妹妹;年龄小的幼儿在哥哥姐姐的帮助下变得更信任他人的这一特点,就在每个游戏方案的设计中渗入这样的内容。
3.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玩伴,选择游戏内容,选择玩法和道具。
《刚要》不仅强调让孩子主动感知、操作、探索和发现,而且非常强调让孩子在主动与伙伴交往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例如社会目标中提出:“要让孩子乐意与人交往,互助学习、合作分享、有同情心。”通过开展混龄自主游戏,孩子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年长或年幼的游戏伙伴,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的选择游戏的类型。同时,还培养了孩子之间互相关爱、合作的社会行为。
(二)通过开展户外混龄游戏,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
2.增强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3.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感,提高了自信心
混龄游戏的开展,使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交往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混龄游戏对于小年龄幼儿在交往态度上有着明显的转变 。从开展混龄游戏的过程中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在混龄游戏中,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思想,分享有关的知识,与同伴协商,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大班幼儿相对中班幼儿,生活经验和交往能力就较为丰富,因此中班幼儿能从与大班幼儿交往中进行模仿,吸取经验。加之大班幼儿对中班幼儿的态度很是友好。于是中班幼儿参与游戏的意愿就提高了。这样一来混龄游戏对中班孩子交往能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与此同时大班幼儿也在与中班幼儿的交往中获得更多的是成功的体验,使他们与陌生同伴交往的自信心有了提高,因而态度也明显转变为积极热情。
由此可见,在混龄游戏中,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在交往能力上就会有着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的促进和提高。
(三)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组织与开展混龄游戏的几点想法
1.混龄游戏的目标确定应体现层次性和连贯性
目标是一切游戏和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目标,游戏就显得盲目、随意。在混龄游戏中,游戏对象是俩个或者三个年龄层次的孩子,她们有着不同年龄特点,表现出不同的交往能力。因此开展混龄游戏首先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和具体的交往能力的体现,循序渐进地提出每次混龄游戏的目标,体现目标的层次性、和连贯性。
2.混龄游戏的组织与开展应注重针对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