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阅读行为转化个例分析
(2022-07-02 19:57:03)整本书阅读课内指导到课外延伸
学生阅读行为转化
个例分析
枣园小学
一、 个案对象
二、 问题简述 小女孩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马马虎虎,学习意识不强,行为散漫,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不喜欢看课外书,习作水平较差。
三、 家庭背景 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小就住在爷爷奶奶家,老人年纪大了,对孩子比 较溺爱,千依百顺,没有正确的教育意识。父母偶尔回家和孩子相处时间不长, 情感交流不深且思想观念落后, 总认为只要学好课本知识就行了,反对孩子读课外书,认为读课外书没用。
四、个案分析 1、家庭教育跟不上孩子从小与老人住在一起,和父母接触很少。除一日三餐由老人照应外,无人教育或是约束,经常离家玩耍,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更谈不上耐心读书。 2、早期教育不当,老人对孩子缺乏教育。 孩子由于天性活泼好动, 玩耍在所难免,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时间。 可田馥甄同学的爷爷奶奶并没要求孩子要按时读 书学习,而是任由其随意玩耍,对学习不是很重视,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五、个案指导及实施 1、激发其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关键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儿童主动积极 阅读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 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针对孩子偏爱听故事的特点,先给 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读一些意境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利用生 动有趣的故事,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读书的需求。提出问题,设置迷团, 激发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去探求答案, 寻求知识的欲望。不要去规定孩子读什么书,她喜欢什么就读什么,先让书籍吸引住她的心,培养兴趣。自从我确定贾静怡为 研究对象后就十分留意她的举动。有一次课外活动时间,一个同学拿了一本《伊索寓言》在教室看的津津有味,旁边还有两三个孩子凑过去看,不时的传来一阵笑声。她也在旁边,我注意到她也想去看书的那种渴望,捕捉到她想看“寓言故 事”这类书籍的信息后,我以此为突破口,在随后的时间里有意识地拿几本《寓言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这样一些故事类书籍让她看,一段时间后,我惊喜的发现,课间她也捧着书,不再与同学玩耍嬉戏。“书本”让她玩耍的心回归了许多。 2、和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引导学生阅读。 家长反对孩子阅读不外乎有两种因素,一是教育理念不够, 觉得孩子读课外书没用,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家庭经济的制约, 使父母没有过多的钱去买书, 从而不鼓励孩子读课外书。她的父母正好具备这两 种因素。我与其父母取得联系后,和他们进行了一次长谈。了解到家庭状况:父母都是农民工, 常年在外打工来支撑家里的开支, 经济状况十分拮据; 再者, “供 孩子吃穿学习已经不容易, 哪有闲钱买与课本无关的书籍?其次,其父母文化层次不高,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二人均小学未毕业,识字浅淡,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 视,更谈不上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于是,我诚恳地向家长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打算,最 后在我耐心细致的开导说服下家长逐渐认识到了自身的缺陷和存在的严重错误, 并和家长达成共识,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他们转化了“读课外书没用”的 这种思想,也表示尽量节省开支,为孩子买一些喜欢的课外读物。让孩子随手可以拿到自己喜欢的书。3、指导其课外阅读的方法。既然家长改变了原有的认识, 鼓励孩子阅读,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就成了当前的工作重心。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 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 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 我们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 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 议摘录。 我从学校图书室找了许多适宜贾静怡同学阅读的课外书籍,其中包括《伊索寓言》、《爱的教育》、《安徒生童话》、《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经典读物,课外活动和自习课上我耐心的指导其阅读,由于家长观念的改变和我的细心指导,曹紫祎同学的阅读兴趣非常高,时常被书中的精彩故事所吸引,乐此不疲。 3、营造良好的书香班级环境,在阅读中找到自信。为了提高全班同学的阅读兴趣,我定期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汇报、交流读书情况的平台,让孩子们参与进来,与其他学生一起谈感受,谈体会,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读书热情,使她越来越喜欢读书。为孩子创造一切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找到自信,在成功中品尝快乐,他们会将这快乐保持下去。 4 取得进步及时鼓励 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悉心教导,我发现,她课间不再是嘻嘻哈哈只顾玩耍了,上课专心听讲了,作业也有进步了。在一次单元测试中她的作文写得非常好,还引用了许多课外书籍中的精彩语句。发试卷时我当场表扬了她,她脸上露出了灿 烂的笑容。看到这一可喜的变化,课后我又一次与她促膝谈心,并送给他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籍, 鼓励他要把读书的好习惯保持下去,同时指出她在听课、作业、纪律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希望她能克服并改正,做一个让老师喜欢的学生。她接过书本,使劲地点点头。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及时的给予肯定表扬,他们会信心更足。
六、 个案指导成效 1、上课时,能认真听老师讲课了,也比以前爱举手发言了,针对某一个问题还能 谈谈自己的观点,自信心明显增强。 2 、每天回家后能主动完成作业,并且在做完习题之后还能自主翻阅课外书,偶尔还能完成一些读书笔记。 3 、习作水平比以前大有进步。
七 教育反思
在阅读的影响下,现在的田馥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作业一丝不苟,课余与同学友好相处。人也变得有礼貌起来,有了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常常一副笑眯眯的样子,有时还会欢喜地告诉我,她父母为她买了一本书,一种满足荡漾开来,让人感觉到,喜欢阅读的种子已播在她心间。曹紫祎同学的转变,真让人感到欣慰。她的父母也很高兴,学校召开家长会后,家长主动与老师交谈,满心欢喜。
从这个案例中我体会到,教师投入真正发自内心的情感,去引导、教育鼓励学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唤起他们的觉醒,扬起他们前进的风帆,孩子就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潜能。正如一本书中所讲:“当孩子遇到了 困难,唯一的办法就是阅读。”我想,当你教育一个孩子时遇到了困难,唯一的办法也是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 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读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本人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为孩子 们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读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对有问题的学生,不要轻易放弃,要了解原因,认真分析,并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让孩子健康快乐!在转变该同学的教育过程中,我还有一些困惑,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这期间她会因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 诱惑兴趣发生转移。进入青春期, 思想认识也有所改变,阅读中不能从书籍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固有的缺点会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反复。当这些问题出现时,教师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手段, 让他们快速回归到正常的成长轨道。这些都是我今后个案研究的方向与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