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分享交流课教学设计
(2022-07-02 15:16:03)
标签:
教育 |
《俗世奇人》分享交流课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借助回顾并交流整本书的内容,分享交流学习方法。
2. 多种形式展示分享故事中奇人的拿手绝活、生存智慧,体味市井小人物活法之传奇。
3.揣摩小说鲜明的语言特色,由作品之传奇进而体悟作者语言之传奇。
教学准备:
教师:1.ppt课件。
2.天津话的朗读音频。
学生:1.熟读《俗世奇人》18个故事
2.根据自己的阅读收获做思维导图。
教学重难点:展示分享、感悟故事中人物的“奇”
教学过程:
一.分享读书方法。
1.分享自己的读书方法。
2.重点展示:
(1)批注阅读的好处
(2)展示孩子们思维导图:说说你的思维导图上都呈现了哪些内容,
总结:作者、人物、名字由来、绝活、外貌、故事、对你有启发的句子等。
3.小结:批注阅读,通过圈点勾画,手动到心动,读书就更深刻了。读完之后,根据阅读感受和收获,做思维导图,可以围绕一个或者印象深刻的人物去做,也可以抓住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去展现,还可以围绕整本书的结构去呈现,这样,明确了情节,了解了人物,再次读的时候就更有方向更有目的了。
二.猜读激趣,回顾人物形象
(一)看图、读片段猜奇人,检测读书情况。
1.相机对应出示人像图及典型特征文字片段,引导学生猜人物。
2.教师总结:像这样用画画的笔触写人,短短的几句话就勾勒出了这些市井小人物最传神的精髓。难怪奇人们的样子,也深深地印在了我们脑海里。
(二)交流印象
1.
出示,指名读:
"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但都是俗世俗人;
“小说里的人,不奇传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却全是真人真事。”
三.抓读交流,感受活法之奇。
(一)多面走近传奇故事
1.传奇的人生,还得从传奇的故事讲起。
出示目录,你觉得在这群奇人身上,什么让你感到奇?
2.从篇目上回忆,教师指导学生尝试归纳:
(师板书:技艺、经历、想法、性格……)
3.小组讨论:围绕技艺之奇、经历之奇、想法之奇、性格之奇……
要求:1、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是谁?
2、“奇”在何处?
3、你的启发或感受?
读一读、讲一讲、演一演故事重点情节,体会奇人奇事。
可通过以下方面引导:技艺之奇——华大夫不认人脸,只认人牙;张大力身强力蛮,能举起青石大锁;
经历之奇——绝盗事件;文混混刘道元活出殡;
想法之奇——青云楼主为字画被不懂的外国人欣赏而沾沾自喜;背头杨女生学男人剪发;
性格之奇——好嘴杨巴个性圆滑,凭借嘴皮子功夫便化险为夷;义结小杨月楼的李金鳌义薄云天,认为钱再多禁不住花,可咱的交情使不完。
(二)个性评写传奇故事
1.看来除了绝活之外,奇人们的传奇之处也各有千秋,与众不同,这也让他们成为了天津卫码头星光熠熠的焦点。如果现在建立“奇人档案”,(奇人名片) 你最想给谁建立档案(名片)?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代表分享。
奇人档案
人物(外号):刷子李
职业:粉刷匠
因何称“奇”:规矩奇、技艺奇、效果奇
颁发奖项:最佳粉刷奖
(最牛手艺,最灵嘴巴,最邪门道,最讽点子,最怪癖好……)
四、比读鉴赏,体会语言之奇,感知津味特色。
1.出示:文章中含有天津方言“赛”的句子,怎么理解。
2.还有哪些这样富有天津特色的语言?
3.对比读读,感受天津味儿的特点。
出示:两段话:人有了能耐,脾气准特别,…….
音频对比,学生普通话版和天津话诵读对比,你更喜欢哪一个版本?说说你的理由。
4.以前学过冯骥才先生的文章:
出示:《珍珠鸟》片段,读一读。
(1)有什么发现?
(2)为何一到《俗世奇人》,作者这一肚子天津话就都来了呢?
(3)小结:这是文本的需要,用天津味儿写天津人的天津事儿,带有传统文化的民俗元素,读起来更接地气。
五.作业:
1.对比阅读《俗世奇人二》,进一步感受奇人奇事。
2.我们身边有意思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这不,奇人编辑部正在征集新一季的作品。出示:征稿启事:在我们的身边也有着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不乏凡人、怪人、牛人、高人等。请你尝试着模仿书中的选材和口语特色,用陕西话写一写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