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平均数》的评课稿
(2014-04-10 11:46:16)分类: 课题研究 |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师倩老师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怎么产生的,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设计有思维价值的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化的思考。
(1)某几个数的平均数不一定是这几个数中的某一个数,平均数反映的是这组数的整体水平。
(2)在这两组数据的比较中,虽然每个数据均不相同,只要每组数据的总数和份数不变,产生的平均数必然不变。
二、挖掘知识的教育价值,让学生的思维呈现精彩纷呈。
本节课的数学教育价值还在于:从数学知识本身出发,让学生对平均数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从学习经历出发,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思维活动,感受获得数学知识的快乐;从数学应用价值出发,让学生深刻地感悟到数学真的有用,数学真的有价值。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思维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
三、有效利用学习素材,
在教学中,师倩老师对选用的学习素材进行研究,结合所选素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选取的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促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内涵到外延,利于全面理解平均数。此外,在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池塘中,冬冬到池塘游泳有没有危险?这个讨论中,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同时能画图用数据表示出池塘水有深有浅的具体情况,将抽象的概念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进一步加深了理解。
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如果师倩老师能克服紧张的情绪,注意加强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的多样化,这样的课堂就更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