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天生味觉、嗅觉超群,可他们并没有借由天赋从事咖啡、红酒、香水等职业。真正从事与味道有关职业的人,即便一再强调自己在味觉、嗅觉方面的超强感知力,却总是事与愿违。
虽然大家的味觉、嗅觉都只是常人的普通水平,但是这两“觉”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再开发而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今天就来带大家来学习如何提升喝咖啡时的嗅觉与味觉。
01
多喝咖啡
第一步非常简单——那就是尽可能地多喝咖啡,并且多元化地喝。尝试不同产区、来自不同烘豆师的不同烘焙度的咖啡豆,将有助于辨别各种各样不同的咖啡风味。
02
多吃水果
如果你从未见识过不同的味道,又怎么能够品尝出咖啡的各种不同风味呢?为了能沉浸式地体验到咖啡的乐趣,你需要熟悉各种各样的味道,其中一种就是咖啡中最常见的风味——水果味。所以,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多吃不同种的水果。
03
掌握咖啡基础味道
在你还不能完全分辨出甜、酸、苦、咸、鲜等咖啡基础味道时,是很难去分辨出那些藏在咖啡中的不同水果之间的风味差别。
在感官基础训练中,建议尝试以下方法来训练自己对基础味道的辨别力:
1L水中溶解24g蔗糖——甜;
1L水中溶解1.2g柠檬酸——酸;
1L水中溶解4g氯化钠(食盐)——咸;
1L水中溶解0.54g咖啡因——苦;
1L水中溶解2g味精——鲜;
04
依据风味轮训练
风味轮中概括了数十种甚至百种以上的可能会出现在咖啡中的风味。当我们对咖啡风味进行描述与交流时,可以将风味轮当成一种“标准语言”进行交流。
05
36味闻香瓶
专业的『咖啡鼻子』——36味闻香瓶,对于嗅觉和味觉的开发是非常有针对性且具有成效的。在训练过程当中,你会神奇的发现,原来嗅觉可以通过记忆的强化而变得敏锐。
36味闻香瓶包含着36种有代表性的、常见于咖啡风味中的味道,对有意于开发味觉的人来说非常友好。
36味闻香瓶既可以帮助培养我们分辨不同味道的能力,还能够帮助我们校正感官。教我们学会用业界通用语言来进行风味描述。
06
练习有机酸配对
咖啡中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有机酸: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乳酸、磷酸、酒石酸等等。每种酸都能够带来不同的味觉体验,能够识别、描述这些不同种类的酸,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品鉴咖啡。
对于酸,应该理解的不是这种酸的强度,重要的是这个强度的酸作用于舌头时给人所带来的感受。只有这样,当舌头感受到某一强度的某种类型的酸时,即使其中掺有不同种类的酸,也能够毫不费力地指出。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训练对不同类型的酸的识别能力:
1. 萃取1份咖啡液(1L水:50g咖啡粉);
2. 将咖啡液分成5杯:
杯 1 – 不添加任何物质,作为参考样本使用
杯 2 – 加入0.2g苹果酸
杯 3 – 加入0.2g酒石酸
杯 4 – 加入0.2g磷酸
杯 5 – 加入0.2g乳酸
3. 分别品尝这五杯咖啡,并将带有酸度的咖啡与参考样本咖啡作比较;
4. 最后再盲测一次,试试看能否识别出添加酸的那一杯。
07
三角杯测
三角杯测——训练和评估味蕾的绝佳方式之一。而且,三角杯测的难度等级很容易调整,有助于提高训练。
在进行三角杯测时,需要三个杯子分别标上a、b、c。其中两杯是同一种咖啡,另一杯则是另一种咖啡。
尝试着如何从三杯咖啡中找出与其它两杯不一样的那一杯。
咖啡的相似度越高,这个练习的难度就越大。但是这个过程却非常有趣,你可以选择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烘焙度、不同产区、甚至是同一农场里的不同批次的咖啡豆,来进行练习。
以上这些练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一杯咖啡的风味,从而认识处理方式和烘焙对咖啡风味的影响。
细致的味觉需要不断的训练,但说训练又太严格了,相信热爱咖啡的你,在咖啡生活中不断积累,会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味觉与嗅觉哦~
-END-
品鉴咖啡时,如何提升你的感官灵敏度?
有些人天生味觉、嗅觉超群,可他们并没有借由天赋从事咖啡、红酒、香水等职业。真正从事与味道有关职业的人,即便一再强调自己在味觉、嗅觉方面的超强感知力,却总是事与愿违。
虽然大家的味觉、嗅觉都只是常人的普通水平,但是这两“觉”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再开发而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今天就来带大家来学习如何提升喝咖啡时的嗅觉与味觉。
01
多喝咖啡
第一步非常简单——那就是尽可能地多喝咖啡,并且多元化地喝。尝试不同产区、来自不同烘豆师的不同烘焙度的咖啡豆,将有助于辨别各种各样不同的咖啡风味。
02
多吃水果
如果你从未见识过不同的味道,又怎么能够品尝出咖啡的各种不同风味呢?为了能沉浸式地体验到咖啡的乐趣,你需要熟悉各种各样的味道,其中一种就是咖啡中最常见的风味——水果味。所以,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多吃不同种的水果。
03
掌握咖啡基础味道
在你还不能完全分辨出甜、酸、苦、咸、鲜等咖啡基础味道时,是很难去分辨出那些藏在咖啡中的不同水果之间的风味差别。
在感官基础训练中,建议尝试以下方法来训练自己对基础味道的辨别力:
1L水中溶解24g蔗糖——甜;
1L水中溶解1.2g柠檬酸——酸;
1L水中溶解4g氯化钠(食盐)——咸;
1L水中溶解0.54g咖啡因——苦;
1L水中溶解2g味精——鲜;
04
依据风味轮训练
风味轮中概括了数十种甚至百种以上的可能会出现在咖啡中的风味。当我们对咖啡风味进行描述与交流时,可以将风味轮当成一种“标准语言”进行交流。
05
36味闻香瓶
专业的『咖啡鼻子』——36味闻香瓶,对于嗅觉和味觉的开发是非常有针对性且具有成效的。在训练过程当中,你会神奇的发现,原来嗅觉可以通过记忆的强化而变得敏锐。
36味闻香瓶包含着36种有代表性的、常见于咖啡风味中的味道,对有意于开发味觉的人来说非常友好。
36味闻香瓶既可以帮助培养我们分辨不同味道的能力,还能够帮助我们校正感官。教我们学会用业界通用语言来进行风味描述。
06
练习有机酸配对
咖啡中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有机酸: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乳酸、磷酸、酒石酸等等。每种酸都能够带来不同的味觉体验,能够识别、描述这些不同种类的酸,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品鉴咖啡。
对于酸,应该理解的不是这种酸的强度,重要的是这个强度的酸作用于舌头时给人所带来的感受。只有这样,当舌头感受到某一强度的某种类型的酸时,即使其中掺有不同种类的酸,也能够毫不费力地指出。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训练对不同类型的酸的识别能力:
1. 萃取1份咖啡液(1L水:50g咖啡粉);
2. 将咖啡液分成5杯:
杯 1 – 不添加任何物质,作为参考样本使用
杯 2 – 加入0.2g苹果酸
杯 3 – 加入0.2g酒石酸
杯 4 – 加入0.2g磷酸
杯 5 – 加入0.2g乳酸
3. 分别品尝这五杯咖啡,并将带有酸度的咖啡与参考样本咖啡作比较;
4. 最后再盲测一次,试试看能否识别出添加酸的那一杯。
07
三角杯测
三角杯测——训练和评估味蕾的绝佳方式之一。而且,三角杯测的难度等级很容易调整,有助于提高训练。
在进行三角杯测时,需要三个杯子分别标上a、b、c。其中两杯是同一种咖啡,另一杯则是另一种咖啡。
尝试着如何从三杯咖啡中找出与其它两杯不一样的那一杯。
咖啡的相似度越高,这个练习的难度就越大。但是这个过程却非常有趣,你可以选择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烘焙度、不同产区、甚至是同一农场里的不同批次的咖啡豆,来进行练习。
以上这些练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一杯咖啡的风味,从而认识处理方式和烘焙对咖啡风味的影响。
细致的味觉需要不断的训练,但说训练又太严格了,相信热爱咖啡的你,在咖啡生活中不断积累,会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味觉与嗅觉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