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醇厚度(body)到底是什么?

2022-06-13 16:42:41
标签: sunvirtuecafe 咖啡 咖啡豆 咖啡文化 美食

body到底是什么?对于咖啡来说,“body”似乎是最难以理解的一个术语。

当我们描述“人体”时,我们指的是人的形体和姿态;但是“body”却好像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用作形容body的词汇是更加让人迷惑的“轻盈”、“厚重”、“丰满”等等。

01 什么是body?

Body (稠度)有人翻译为醇度,正确的口感应是感受咖啡入口后的那种厚重、浓稠的质感。

Body是咖啡饮用者通常最注重的咖啡的三大部分之一,与之并行的还有干净度和一些明显的风味,那么什么才是body?

“body”,其实指的是人们对咖啡在口中的“重量”或者“厚度”的感觉的描述。咖啡入口之后,人们需要用舌头的中间偏后的部位去感受它的“重量”。

Body可以是轻巧纤弱,或者是厚实具有份量的,很多人把Body 想像成跟咖啡的苦有关,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苦不代表Body就是强的

body所展现的并不是咖啡的某种特定的风味特色,而是几种特征相互作用之下的综合结果。也正因如此,body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影响body的因素也不止一个。你可以体验到一杯轻度body并且粘稠的咖啡,或者一杯厚重body并且果汁般的咖啡口感。

02 body的分类

那么,究竟哪些咖啡属于body轻盈的咖啡,而哪些又属于body厚重的咖啡呢?为什么有些咖啡的Body感更强?其实是有很多原因能够说明为什么有些咖啡的Body 感高于其他。从最初的豆种,到后来的处理方式,烘焙处理,以及最后的冲煮方式都是影响咖啡豆醇厚度的方面。

有些咖啡豆种天生被赋予更高的醇厚度。像是尼加拉瓜美景庄园的马拉卡杜Maracaturra(马拉卡杜拉:象豆Maragogype和卡图拉Caturra混种,颗粒大小与象豆相近,最大可长到22目)它有橘子的风味,在凉下来后有甜杏仁的韵味,有焦糖感,口腔中感受到圆润丰满的醇厚度。

此外,body越厚重的咖啡,越容易拥有浓郁的风味。浓缩咖啡可以带来更饱满的风味,以及更醇厚的口感。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生豆的烘焙来强调或淡化咖啡的醇厚度,这也基于烘焙师对咖啡豆的了解,以及想要烘焙出什么样子的咖啡。

以烘焙的角度分析,越深烘焙的咖啡豆醇厚度越高。Body的口感会随着烘焙而升高,通常酸质,在中焙後消失的很快,但咖啡的Body(醇厚度)则相反,在中焙后增加的很快,所以这就考验我们的考量标准了。

如果这支豆子的酸质非常优秀。那我们预设烘焙度就会往浅焙去靠拢舍弃一些Body,但如果这支豆子的酸质很普通,例如巴西,曼特宁,那我们的预设烘焙度就会往中深焙去靠拢增加一些Body,不可否认的良好的酸质的咖啡豆非常的珍贵难求,而body却是可以在烘焙上做弥补,在中深焙时达到最高点,但再往下烘焙Body反而是减低,深焙时Body反而是瘦弱的,这一点让大家在品尝时做一个参考。

03 如何冲煮出醇厚感?

冲煮器具和滤纸最终会渗透多少油脂到杯子里,这对于Body有着很大的影响。冲煮器具之间的不同也会产生Body的不同。

像是法压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能制作出高醇厚度的咖啡;法压壶带来的醇厚度要多亏了它的金属滤网。而V60与法压壶完全相反,它的滤纸突出了咖啡的干净度。

如果你喜欢很醇厚粘稠的Body,Espresso则是你的不二之选。首先是因为它的粉水比,其次它是通过压力进行萃取,这可比单纯的重力要萃取出更多的化合物质。压力能够产生crema,金棕色的油脂层味道极浓但含有丰富的类黑色素和纤维,这些赋予了意式浓缩的醇厚度。

如果你还是更喜欢手冲咖啡,那可以通过调整粉水比来调整Body。但同样也要注意不要萃取不足或萃取过度~

对于中深烘培的豆子一般脱水率比较高,所以重量比较轻,冲煮时粉不完全沉在底部,一开始注入水就会马上被吸收,由于排气旺盛粉的周围都是泡泡因此产生通道,而这些通道越是新鲜的豆子维持的时间就越较久,使水位快速下降一般都会用粗水流、慢慢的绕圈。

-END-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