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品咖啡知识系列—「精品咖啡带来的重大改变」

(2015-06-12 16:52:55)
标签:

股票

http://s5/mw690/003CChysgy72rLFtH5G94&690

☆产地靠近消费地

  比起过去,在精品咖啡问世之后出现了几项重大改变,其中之一是产地就在附近。从前咖啡豆经由海港来到内陆后,才交由买主管辖,与产地打交道这件事全都交给代理商处理。但是现在买家也会前往产地,无论空间方面或观念方面的距离都拉近了,也多亏互联网的关系,我们能够获取大量资讯。

  精品咖啡的出现为世界带来了共通的代号。这么说有点玩笑意味,不过如果要论精品咖啡的功过,相信精品咖啡的出现除了促进彼此智慧交流,或许也让生意更难做。卖家不能高价卖出坏豆子,买家也不能以低价买进好豆子。

http://s3/mw690/003CChysgy72rLGfoGub2&690

  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等国既是咖啡生产国,如今也成为了大量消费国之一。在全世界普遍咖啡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如果仍像过去那样杀价、讨价还价,卖家恐怕有资格不卖。

  观察河川下游,就能够了解河川上游的情况;反之,观察河川上游,也能够了解河川下游的情况——以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供应链管理,只要建立这种架构,就能够利用条码或IC标签辨识商品进行管理。在咖啡界也没有例外,商品追踪逐渐成立,目前也越来越多农会团体利用条码进行批次管理。这就是履历追溯

http://s11/mw690/003CChysgy72rLHzZN04a&690

  精品咖啡世界中,经常提到必须建立履历追溯系统,这是肇因于夏威夷可那丑闻1996年夏威夷著名的咖啡生产者们将中美洲的廉价咖啡伪装成夏威夷可那贩售。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已经有将近十倍的伪夏威夷可那咖啡豆流入市面。日本也不断有伪蓝山、伪摩卡玛塔利公然在市面贩售的流言。基于这些背景因素,人们开始正视生产履历追溯,以及要求贯彻于法国AOC葡萄酒一样的原产地管理等。

  在精品咖啡出现之前,别说是从哪个咖啡国了,就连这是哪个产地生产的什么品种咖啡,都无法明确得知。咖啡豆经常为了符合规格(标高与豆子尺寸)而混用多个产地,事实上几乎不可能追溯生产履历。咖啡豆的流通也理所当然是由生产者与物流业者主导。但如果是消费者主导型的精品咖啡,就能够排除生产者的利己主义,将产地、咖啡园名称、品种、精制法等资讯全部摆在阳光下。


☆好咖啡可卖出高价

  有规模的咖啡园或出口业者的杯测室里摆着3-10公斤的烘焙机。以前只摆放小型的简易式烘焙机而已,而现在产地也与消费地一样,贯彻执行口味的最后确认程序。这些也全是受到SCAACOE的品质评鉴标准影响的关系吧。产地与消费地双方对品质的而要求终于达成共识。

http://s16/mw690/003CChysgy72rLIwt6n9f&690


  在精品咖啡出现前出现后有了些改变,田地的改变就是其中之一。比如:靠近墨西哥边境的瓜地马拉薇薇特南果区直到二十年前仍默默无闻,却因为卓越杯COE的网络竞标而一夕之间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茵赫特庄园等咖啡园每年均获选卓越杯COE而得以高价售出,引起话题,进而与星巴克咖啡缔结长期独家供应契约,更造就了它的稀有。

  中美洲的瓜地马拉薇薇特南果区与非洲衣索匹亚的耶加雪菲区两地均是因为精品咖啡运动(这已经可称之为运动了)而被发现,受到瞩目,也可算是此运动的助力之一。两者的种植地均位在高地陡坡上,咖啡成本自然偏高,但只要是优质产品,透过竞标就能够卖高价。好咖啡豆=高售价的定理影响甚大。而瓜地马拉在网络竞标上的成功,也促成了中美其他生产国的积极投入。


☆进入多品种少量生产的时代

  另外各国纷纷采取重点式强化这些优质地的策略,瓜地马拉分为八处优质栽种地,巴拿马有三处,印度则有七处,各国也分别成立如哥伦比亚咖啡农联盟(简称FNC)与瓜地马拉咖啡局等指导中心,力行人力派遣与技术指导。

  甚至还仔细调查同样产地各标高与各品种风味独特的差异、同样咖啡园内各精致与各品种风味特性的差异。也就是全国延续精品咖啡运动的理念,推动讲究微气候与风土的农业政策。

http://s11/mw690/003CChysgy72rLJrVAm8a&690

  
如此一
来,时代由“少样品种,大量生产”大幅度变成“多样品种,少量生产”,这也算是“精品咖啡出现后”带来的重大变化。一个咖啡园很少只生产单一品种,多半是将咖啡园细分,种植各式种类。比方说,A地区种植帝比卡,B地区是波旁,C地区是艺妓。

  艺妓种咖啡是源自衣索匹亚的野生品种,也是精品咖啡运动打造出的巨星。其他还有帕卡马拉种、马拉卡种杜种、薇拉沙契种和薇拉罗伯种等有着著名精品咖啡时代之丰富个性的天然交配种或人工交配种等多种咖啡豆问世。

  早期众人争相开发能够大量采收的品种,而现在则是专注于研究什么样的交配组合才好喝。品种改良目的已从“量”大幅度转变为“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