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方心理学流派》考试大纲

(2023-07-19 19:14:09)

西方心理学流派考试大纲

 

填空题

1、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应归功与德国心理学家    冯特         

2、冯特认为心理学研究的经验是  直接   经验,它分为 经验的主体  与经验的客体两个部分。

3、艾宾浩斯首先是创造了 无意义音节   的研究方法;此外,他还创造了  节省  方法来研究人的记忆。

4、心理学家铁钦纳将 心理和意识   都视为心理学的对象,但是它更重

   意识   ,把它作为心理学研究的“直接对象”。

5、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将心理学定义为研究  心理生活的现象  及其 条件 的科学。

6、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提出了意识流学说,认为意识具有以下特征:意识是私人的,意识是变动不居的,意识具有 认识   的特征,意识具有 选择性  

7、以华生为代表的老行为主义者看来,心理学纯粹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就是 预测  控制 行为。

8、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人物托尔曼坚持认为心理学必须以 客观 的方法来研究 可以观察的 行为。

9、新行为主义的学者托尔曼把中介变量分为 需求变量认知变量 两大类。

10、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行为原理实质上就是其 操作-强化 理论。

11、新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提出:机体的行为分为 应答性  行为

 操作性  行为。

12、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直接经验(现象经验)  ,它的另外一个研究对象是    行为        

13、勒温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  心理场  ,它包括一个人已有生活的全部和   对将来生活的预期      

14、精神分析学派代表性人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 无意识现象(或:无意识)  ,后者又包括前意识和 潜意识   

15、弗洛伊德在对自我功能以及神经症和精神病根源的研究中,提出了 焦虑   心理防御机制  的系统观点。

16、弗洛伊抵了焦虑的种类,认为因为个体的自我受压制,形成了现实焦虑、  神经症  焦虑  道德     焦虑等三种类型的焦虑。

17、精神分析学者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把 自卑   补偿  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

18、社会文化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者霍妮提出神经症的文化观,她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神经症: 情境神经症    性格神经症  

19、皮亚杰提出:   同化    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之中;  顺应    就是个体把认知结构给以增补、提炼并使之复杂的创新认知结构的过程。

20、心理学家皮亚杰把个体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被称为     实验心理学       之父。

22、冯特确定了两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验内省  方法、(2) 民族心理学的方法。

23、艾宾浩斯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发现了人类记忆   保持  遗忘  的规律。

24、心理学家铁钦纳提出,在研究方法上,他只是对冯特的  实验内省   方法进行了改造,消除了实验性而突出了  内省性   

25、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认为,最好将心理学界定义为是关于 意识状态的描述 解释  的科学。

26、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将 客体自我(me)分为三个方面:物质自我、 社会自我  、和 精神自我   

27、行为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华生严厉批评了传统的 意识 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 可观察的客观行为

28、新行为主义的学者托尔曼不仅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 整体行为 ,而且认为其具有目的性和  认知性  

29、新行为主义的学者托尔曼提出了  符号-格式塔 模式的学习理论,这也称为 符号学习  理论。

30、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把 行为  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张心理学是完全 实证性的   实验研究。

31、新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依赖与两个因素: 操作       及其 强化    

32、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 整体的观察法      实验现象学   的方法。

33、除了心理场概念,勒温心理学体系中的另外一个新概念就是  心理生活空间(生活空间)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B = F(P E)  

34、精神分析学派奠基人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潜意识(现象)  ,它与 前意识  共同构成无意识。

35、弗洛伊德提出了  焦虑的信号(或:第二焦虑理论) 理论,它不是产生于伊底,而是产生于 自我  

36、精神分析学者荣格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它是由 意识、  个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   三个部分构成。

37、精神分析学者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分为    阶段;他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冲突或两极对立,构成一种   危机      

38、皮亚杰理论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是 结构    ,它有三个要素:整体性、转换性和  自我调节性  

39、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用“  运算(或:心理运算) ”这一概念作为划分个体认知发展阶段的依据。

40、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人脑是一个 信息加工 系统,它可以对表征信息的物理符号进行输入、 编码  、储存、提取和传递,这一过程可以通过系列性而完成。

41、冯特认为,心理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关于  经验    的科学。

42、冯特指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心理复合体的 元素   及其  构造      的方式与规律。

43、艾宾浩斯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 个对记忆开展   实验    研究的人。

44、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是 机能(主义) 心理学的思想先驱,他最具有影响力的学说是 意识流   学说。

45、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将自我分为 客体自我(me)  主体自我(I) 

46、行为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华生特别强调采取 客观  的方法来研究行为,主张放弃心理学研究中传统的 主观内省法  

47、新行为主义的学者托尔曼提出,行为的决定因素是 中介  变量,它是介于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变量,代表着反应的 内部心理过程  

48、新行为主义学者托尔曼坚持学习在本质上是 位置 学习,动物在学习过程不仅习得关于 目的物的意义,也习得了关于  刺激情境   的意义。

49、新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认为,强化的种类可分为 积极强化物(正强化)  消极强化物 (负强化物)   

50、新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认为,应答性行为所导致的是 反应性条件  反射  ,而操作性行为所导致的则是 操作性条件     反射   

51、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知觉    ,它强调要从   整体   上去认识外界事物。

52、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苛勒提出了学习理论是 顿悟  说,它是与和行为主义的   试误(尝试错误)   说完全相对立的一种学习理论。

53、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54、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 伊底(或:伊德)(或:本我) 、自我  超我  三个层次组成

55、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方法是 : 自由联想 法、 梦的解释 法和日常生活心理分析法。

56、精神分析学者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采用 字词联想 实验提出了 情结 理论。

57、精神分析学者埃里克森特别重视 自我的同一性   这个品质,其反面是同一性混乱或角色混乱,也称为  同一性 危机。

58、皮亚杰理论提出:认知结构产生的源泉是  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这是 双向   建构的过程。  

59、马斯洛认为, 高峰体验 既是自我实现者重要的人格特征,又是达到自我实现的一条重要  途径  

60、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人脑是一个 信息加工 系统,它可以对表征信息的物理符号进行输入、 编码  、储存、提取和传递,这一过程可以通过系列性而完成。

 

是非判断题

1、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认为,最好将心理学界定义为是关于意识状态的描述和 解释的科学( ×

2、新行为主义的学者斯金纳不仅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 整体行为 ,而且认为其具有目的性和认知性。( ×

3、精神分析学派奠基人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现象)。(错)

4、缪勒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发现了人类记忆 保持与遗忘的规律。( ×

5、美国心理学詹姆士将客体自我(me)分为三个方面: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6、德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被称为实验心理学。( ×

7、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个体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 认知图式不断重构的过程。( 

8、皮亚杰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知觉 ,它强调要从整体上去认识外界事物。( × 

9、罗杰斯认为, 高峰体验 既是自我实现者重要的人格特征,又是达到自我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 

10、超个人心理学在人性问题上,强调人的本性主要是 精神的;在研究对象上,主张心理学要以超自我、超时空的意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11、冯特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对记忆开展实验研究的人。( × 

12、心理学家勒温提出,行为的决定因素是中介变量,它是介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变量。( × 

13、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知觉 ,它强调要从整体上去认识外界事物。(  

1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苛勒提出了学习理论是顿悟说。( × 

15、精神分析学者阿德勒的分析心理学,是采用字词联想实验提出了情结理论。( × 

16、新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提出:机体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17、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提出:认知结构产生的源泉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这是双向建构的过程。( × 

18、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应答性行为所导致的是反应性条件反射,而操作性行为所导致的则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 

19、马斯洛认为, 高峰体验既是自我实现者重要的人格特征,又是达到自我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20、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个体焦虑的形成与产生都受到文化因素的巨大影响。(

21、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研究的经验是直接经验它分为经验的主体与经验的客体两个部分。( × 

22、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提出了意识流学说,认为心理学要研究意识的适应功能。( × 

23、艾宾浩斯首先是创造了 无意义音节的研究方法;此外,他还创造了节省方法研究人的记忆。(  

24、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心理学研究必须是以客观的方法来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 × 

25、自我心理学学者哈克曼认为,自我独立于伊底,是与伊底同时存在的心理

机能。(  

26、新行为主义的学者托尔曼把中介变量分为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两大类。(  

27、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以人(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是精神分析文化学派心理治疗的重要内容。( × 

28、罗洛·梅认为,敌意和焦虑导致个人更深的不安全感和更深的痛苦,就形成了一些潜意识的防御性策略,他称之为“神经症需要”。( × 

29、霍妮提出了非指导性疗法(也称患者中心疗法)心理治疗方法。( × 

30、心理学家罗洛·梅把个体焦虑划分为正常焦虑与病态焦虑两种。(  

 

名词解释

1、顿悟说

在苛勒看来,猩猩对问题的解决并非是一种盲目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处于对问题产生了顿悟,他把这种“从一开始就考虑到情境结构的行为”称为顿悟, 他为顿悟定了这样一个标准: “参照场的整个形势,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

 

2、观察学习

这是托尔曼提出来的概念。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而班杜拉认为,即人的一切社会学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的。不必直接做出行为,不依赖于直接强化,具有认知性,不等同于模仿,可提高学习效率。

 

简答

1、与精神分析学派相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

答:

1)在研究对象上,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研究人的无意识现象,而人本主义强调研究人的意识心理现象,开拓了心理学研究人类高级精神的新领域。

2)在方法论上,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方法自由联想梦的解析法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游戏疗法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顺应问题并为问题服务要根据问题选择方法现象学方法

3)理论来源上,精神分析理论来源于弗洛伊德对精神病和神经症患者的治疗实践,以偏概全的错误人本主义的理论研究来源于正常人的意识现象,有说服力和普遍性。

4)局限性,没有摆脱传统哲学的色彩,二者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温馨提示:照抄答案,没有加入自己的答案,一律不给分。)

 

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建构结构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对指导教学改革有何意义?

答:

主要观点

皮亚杰认为,心理完全像身体一样,具有结构。

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的产生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认知结构形成的主要机能是同化。

结构并不意味着主体的消失,它不排斥认识的主体

意义

人们从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引申出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相适应的观点。

明白了儿童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索,教师在指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应该学会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温馨提示:照抄答案,没有加入自己的答案,一律不给分。)

 

3、试比较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在人性观的区别。

答:

1)心理动力观上的分歧弗洛伊德在其本能伦中把性本能称为力比多,认为力比多是人最基本的驱动力,促使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满足,故其动力主要是本我的作用,属于“泛性论”。而人本主义主张人的心理动力主要来源于“自我”的力量,更多的考虑价值对人的积极影响,重视潜能的作用。

2内容侧重上的分歧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心理是黑暗的,人都有精神疾病。人本主义关注人性之中积极、美好的东西,如自我实现、价值、存在感等。

3治疗观上的分歧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认为潜意识无时无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人本主义认为每个来访者天生具有能力引导自己实现自我、成长和完善自我,提倡以来访者为中心,帮助其释放自身潜能。

(温馨提示:照抄答案,没有加入自己的答案,一律不给分。)

 

4、试比较巴甫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与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

答:

1相同点:

巴甫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与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以强化为基本条件,都有消退的现象。

2)不同点: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刺激物是在行为发生之前就呈现的,即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刺激物是在行为发生之后呈现的,即非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

经典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的行为反应是天生就有的,具有被动性的特点,而操作性条件发射中,有机体的行为反应是后天塑造起来的,且具有主动性的特点。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的反应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产生的,是不随意的,具有被动性;操作性条件发射中,有机体的反应是在躯体性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产生的,是随意的,具有主动性。

(温馨提示:照抄答案,没有加入自己的答案,一律不给分。)

 

5、比较弗洛伊德与荣格的人格理论异同并简评。

答:

区别:

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理论中消极的一面。荣格更赞同人是由能动性的是能积极的去适应和改变环境的。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学生,继承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论点,他也是心理学中不可多得的大家。

联系:

荣格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本能的说法,弗洛伊德人格的特点中他说潜意识是他的人格理论中的最重要的特点,荣格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他的人格理论的核心即集体无意识。

以弗洛伊德为首的“精神分析学”和以荣格为始的“分析心理学”对梦境的解释都各有千秋。虽然两人后期各走各路,我们用不着刻意去“抑”或“扬”,两人的著作是留给后来研究梦境人员的宝藏这点是毋容置疑的。

 

6、简述班图拉的自我效能原理,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答:

自我效能感也称社会认知理论或社会学习理论,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的一种信念。自我效能水平越高,个体对自己成功完成任务就越有信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面对消极反馈时反而更加努力,积极性也更高。

教师要在教学中设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当学生体验到成功时,他就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民主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业,对教师的教学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温馨提示:照抄答案,没有加入自己的答案,一律不给分。)

 

7、简述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论。

答:艾里克森在描述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时,并不强调性本能的作用,而是把重点放在个体的社会经验上。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

2)自主对羞怯或疑虑(1~3岁)

3)主动对内疚(3~5岁)

4)勤奋对自卑(5~12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

6)亲密对孤独(20~24)

7)繁殖对停滞(25~65岁)

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

(温馨提示:照抄答案,没有加入自己的答案,一律不给分。)

 

8、试对班图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做简要评价。

答:观察学习又称无尝试学习或替代性学习。在班图拉看来,由于有人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能力,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

(一)观察学习的特点及其类型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观察学习有其明显的特点。

第一,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班图拉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示范行为,在自己尚未表现行为时就已经学到了如何去做,这样就可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

第二,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班图拉认为强化在观察学习中并非关键因素,没有强化,观察学习照样可以发生。

第三,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就能学到复杂的反映,这样学习无疑具有认知性。班图拉认为观察学习基本上是认知过程。

第四,观察学习不等同于模仿。模仿仅指学习者对他人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指的是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得信息,观察学习既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仿。

从班图拉有关观察学习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几种观察学习的基本类型。

直接的观察学习:指的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范。日常生活中大部分观察学习属于这种类型。

抽象性观察学习:指观察者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

创造性观察学习:指的是观察者通过观察可将各个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

(二)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

班图拉按信息加工的模式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分析,认为观察学习有四个相关联的子过程组成:

1.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

2.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储存;

3.动作复现过程:记忆向行为的转变;

4.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为。

(温馨提示:照抄答案,没有加入自己的答案,一律不给分。)

 

三、论述题

1、试比较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与荣格的人格理论的异同,并作评价。他们的人格理论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何意义?

答题要点:

1.共同点:两个学者的人格理论都强调潜意识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潜意识的力比多是个体人格发展的原动力。

不同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的阶段划分与荣格不同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生殖器(12~20岁)

2)荣格的人格理论.人格是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主要是由原型、人格面具、阿妮玛、阴影、自性(潜意识的自我)构成

2.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意义与指导价值:  

潜意识理论的启示。重视个体潜意识中的作用,重视个体早期由其是婴幼儿、童年期的经历。个体早期的创伤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重视家庭教育,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让个体获得安全感。精神分析学派的潜意识的动力理论,其独特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的方法,有助于帮助个体缓解或治疗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成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主要技术与方法。根据其人格发展阶段说理论,加强对个体每一个阶段心理发展主要任务的教育与培养。

(温馨提示:照抄答案,没有加入自己的答案,一律不给分。)

 

2、试比较霍妮的焦虑理论和弗洛依德的焦虑理论的异同,并作简要评价。他们的理论对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有何指导价值?

答题要点:

(一)“霍妮的焦虑理论”

1.个体焦虑的社会文化基础

霍妮认为,西方文化环境中有着使人们产生基本敌意和基本焦虑的典型困境。人际关系障碍导致情感隔离,潜在的敌对和紧张也造成焦虑,如成功时害怕嫉妒、失败时害怕轻视等等,也是不安全感的首要因素。

2.霍妮的早期决定论霍妮同弗洛伊徳一样,持早期决定论,她认为,社会文化中的矛盾倾向是通过个体早期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而对个体产生影响,这样一来个体早期亲子关系的优劣成了基本焦虑是否产生的决定因素。

3.对霍妮焦虑理论的评价及霍妮对焦虑理论的贡献霍妮为精神分析的焦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霍妮对焦虑本质的认识富有启发性。

4.霍妮焦虑理论的局限性霍妮对于社会文化因素对于焦虑所起的作用认识不够彻底

(二)弗洛依德的焦虑理论

弗洛依德先后提出两种焦虑理论。他提出“第二焦虑理论”,焦虑的信号理论;焦虑发展有两个阶段:一是原始焦虑阶段,二是后续焦虑阶段。他探讨了焦虑的种类:一是现实焦虑;二是神经症焦虑;三是道德焦虑。他提出了八种自我防御机制:压抑、反向作用、投射、否认、移置、升华、自居作用、倒退。

(三)其理论对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实际指导作用

(联系实际阐述其理论对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实际指导作用)

(温馨提示:照抄答案,没有加入自己的答案,一律不给分。)

 

3、论比较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与艾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主要观点的异同,并作评价。其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健全健康人格有何借鉴价值?

答题要点:

1、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与艾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主要观点的异同

第一、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与艾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主要观点的共同点:提出自我不再受力比多本我的绝对控制。自我是一种心理过程,包含人的意识活动的而且可以控制。

第二、两者理论的区别(不同)

哈克曼的自我心理学的主要观点1)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2)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的发展;(3)能量的中性化;(4)自我的适应过程:自我成形和异体成形。哈克曼自我心理学评价:哈克曼自我心理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成为自我心理学的建立者;哈克曼自我心理学澄清了弗洛伊德和安娜弗洛伊德对自我心理学的概念和体系的模糊思想。扩大了精神分析的目的和范围,把精神分析的研究内容纳入普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哈克曼自我心理学对弗洛伊德理论体系的改造并不彻底,他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体系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

埃里克森自我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自我及其同一性:自我是一种独立的力量,不再是伊特和超我压迫的产物。自我是一种心理过程,包含人的意识活动的而且可以控制。 人格发展的渐成论。人格发展分成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相对独立的危机。每一个阶段危机解决了,人的心理就渐成进入下一个阶段。

2、其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健全健康人格借鉴价值

联系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健全学生人格的培养做具体阐述

(温馨提示:照抄答案,没有加入自己的答案,一律不给分。)

 

4、述评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心理治疗观。

答题要点:

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已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治疗的重要内容。

一、治疗目标

罗杰斯的治疗目标是人格成长目标,具体表现为:减少内在冲突、增强自我整合与自尊、对生活方式感到满意及变成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

二、治疗条件

将治疗条件概括起来主要有六点:

第一,意义性联系;第二,来访者处于一致状态,体验到焦虑与脆弱;到三,治疗者与来访者保持一致,双方都是真诚的;第四,来访者受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治疗者对来访者表现出无条件的接受;第五,同情性理解;第六,来访者知觉到治疗者的同情理解、真诚与积极关注,以便建立富有建设性的交流联系。

三、治疗过程

第一,来访者主动求助;第二,治疗者说明情况;第三,鼓励来访者自由表达情感;第四,治疗者要能够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第五,促使来访者成长;第六,接受来访者的积极情感;第七,来访者开始接受真实自我;第八,帮助来访者采取决定;第九,疗效的产生;第十,扩大疗效;第十一,来访者全面成长;第十二,治疗结束。

四、治疗技巧

首先,相对于治疗技术,罗杰斯更看重治疗者的态度及治疗气氛。其次,同情式倾听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温馨提示:照抄答案,没有加入自己的答案,一律不给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