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fcsz
lfcsz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69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读书笔记2

(2022-08-26 10:58:21)

2、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物质世界在经过人类产生之后,就出现了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在马克思看来我们的人类世界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我们应当在何种意义上理解这种实践性呢?其一,是人的实践使我们的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又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两者的统一。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在马克思看来,首先在人类社会的存在是以自然界为前提的;其次自然界是我们人的无机的身体;最后自然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后,就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其二,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怎么理解呢?我们人类社会某种意义上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的总和。而实践形成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有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实践也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毛泽东强调:“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表明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实践在认识的指导下沿着合理性方向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发展,往往充满了曲折以至反复,因而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4、(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人类进入了21 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考察的是物质生产部门,认为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并创造价值。在当今时代,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性劳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生产性劳动应当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中,对脑力劳动(包括科技和管理劳动)给予了肯定,认为这些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但他重点研究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应该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同时,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为人所掌握,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价值创造属于生产领域的问题,而价值分配则是属于分配领域的问题。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

5、5.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率越高。除了延长劳动时间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是让工人在同样的时间内消耗更多的体力和脑力,这与延长工作日并没有本质区别。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生产技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增加生产主要靠增加劳动量来实现,因此延长工作日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个过程的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日益突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