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十七章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最好的领导者,老百姓觉察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领导者,人们亲近他,称赞他;再次一等的领导者,人们害怕他;最次一等的,人们轻侮他。
领导者如果诚信不足,人们就不会信任他。最好的领导者者表面上看似是那么悠闲但慎于出言,很少发号施令,等到大功告成,诸事顺利,百姓都认为:我们本来就这样的。
管理解释:
作为高级领导者要始终如一的坚持谨言慎行,要有大局意识,牢牢把握住战略方向不动摇。其余的具体战略执行以及运作部分要让下属担负起来,要充分信任他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们今后的发展着想,要激励他们,教导他们,要充分发掘他们的管理潜力和主观能动性。比如制定大规划要动员全体员工参与,GOOGLE公司在制定大规划时就经常发动全员大讨论。要通过授权要让下属自己积极想办法,多尝试,多创新。比如丽思.卡尔顿酒店管理过称中,每一位员工都有2000美元额度的自由动用款项,去以自己方式给客户提供不一样的宾馆体验。而整个过程中,总裁仅仅是把握大方向大原则而已。员工们其乐融融感觉不到总裁的巨大影响,总裁往往要学会退居幕后专注观察。
关于“太上,不知有之”李嘉诚的小故事与此比较贴切。
在冯仑先生所写的:“与钱相关的哲学”一文中,李嘉诚先生总是讲要把自己融入到生活和社会当中去,不要给大家压力,让大家感觉不到你的存在,从而很自然地来接纳你、欢迎你。不能像生活中有些人有一点点成功,他的自我就会让你感觉不舒服,它的存在让你感觉到压力,他的行为让你感到自卑,他的言行让你感到渺小,他的财富让你感到挫败,最后他的自我让你感到你的自我无处藏身。
有一次冯伦先生一行20人在拜访李先生的过程中,李先生早早恭候在电梯门口,还像做小买卖的人一样给每一位发放名片,发完后让每一个抽一个签,筹到的签代表一个号,也就是照相时的站位号,每人均等,没有按辈分排座的隔膜,这样大家舒服。抽签照相后吃饭的座位号也抽签,又是为了大家舒服。让每一个人都舒服,自己并不重要,这是无我的具体体现。
李先生与其他的名人不一样,他追求自我,建立自我同时追求无我。这一切都是生活的态度,对钱对人生、对整个世界怎么相处的看法。
而次一等的领导者就属于人们经常拥戴他,赞美他,他也喜欢被赞誉的感觉,但他往往就把关注自己感受提高到一定高度,而没有完全放下自己,并不是无私地去做让企业向上完善的事。理想的领导者应该为了企业发展,不惜牺牲一切,不惜舍得自己名利。牢记你不重要,企业发展一等重要的原则,当你真正意识到这层时你的格局就出来了。同时你的内心也就去除了很多患得患失的困扰,从而复归于原初的平静。
当然,再次一等的领导属于不懂得如何有效激励员工,一味地使用惩罚,典型的X理论的倡导者,独裁式管理模式,这样在“罚”文化中员工体会的恐惧,当然这个阶段因为你的品行还是合格的,为人还算正直,待人还算公平。
最后一等是高级管理者既不懂得如何管理下属,有没有学习动力,而且品质瑕疵,目光狭隘,过于自我,只知道使用粗暴的管理模式,这种情况下下属就轻蔑与你,轻侮与你。
所以高级领导者要言而有信,尽量杜绝朝令夕改。如果没有诚信立足,下属就不会再信任,更谈上凝聚力了。由此,高级领导者往往秉持“贵人语话迟”,多听少说,多听则全,言多语失。看上去那么悠闲自在(实际上并非如此,往往外松内紧,很多棘手处理在幕后就早已完成了),像“甩手掌柜的”,但事事又处理的那么妥贴,众下属还说“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就应该这样处理,我们本来就这样”。这时的领导才修炼成真正的高级领导者了。
怀着布道的心境,弃掉夏花之绚烂,舍弃我熙攘之藩篱,兼历史长河中果实之厚重,蓄现代管理之精髓,让我们一起拉开《道德经》与领导力的大幕,去缓缓地拥抱体验我们那个躁动的心灵,去踏上我们找寻自己的漫漫征程。
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帐号: bestleadership
版权声明:本博客日志图文均属中央财经大学李永壮博士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任何网站、媒体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下载使用。约稿、媒体采用或商业用途请用以下方式联系:
Email: liyongzhuang507@163.com bestleadership@163.com
QQ:
582951061
微信:Liyongzhuang_stron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