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胆固醇,你了解多少?

(2013-08-31 22:04:54)
标签:

杂谈

胆固醇

大脑

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分类: 疾病

关于胆固醇,你了解多少?

http://s3/mw690/c4fcb4ebtx6CibsFtWG42&690



   众所周知“过多摄入胆固醇,会出现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冠心病等症状,会引发各种血脂慢性病。”便是现在常见所谓的“富贵病”。还有研究显示,冠心病死亡中,77%归因于胆固醇,水平增高的比例远远高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体重指数以及其他患有心脏病的相关因素,可以看出,冠心病的发生,胆固醇功不可没。到底胆固醇在体内是怎样做到的呢?

   胆固醇在血液中存在于脂蛋白当中,可分为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的胆固醇”,可以清除体内“坏的胆固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着预防、治疗作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的”,可以说它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元凶。低密度脂蛋白在体内以非氧化的形式存在,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则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多的摄入胆固醇会使通往心脏动脉的血管变窄,甚至堵塞。有大量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形成与胆石症、高胆固醇、冠心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那胆固醇对人体有没有好处?

  以上所说的是胆固醇过量的一种现象。胆固醇又称胆甾醇,属固醇的一种,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动物组织中,常以大脑、肝脏、胆汁中最为丰富,人体中的胆固醇来自于两个来源,一是内源性的,主要以肝脏合成为主,是胆固醇的主要来源,二是外源性的,就是从机体外摄入食物。

  贡献如下:

   1.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细胞膜有着保护作用,可以维持细胞膜的弹性。如经常食用胆固醇低、或是不含胆固醇的食物,会使红细胞脆性增加,容易造成细胞膜破裂,其组织、或器官会出现异常。

   2.可以形成胆酸。胆固醇在肝脏可转变成胆汁,胆汁酸可以将脂肪乳化,促进脂肪的吸收和消化,然后在小肠的下段,大部分胆汁酸会通过肝循环重新吸收入肝,形成肝肠循环,剩余的小部分,经肠道的细菌作用下转变为粪固醇排出体外。

   3.合成激素。人体中的胆固醇除肝、小肠可合成外,一些产生类固醇的内分泌腺体也可以合成胆固醇,比如:肾上腺皮质、卵巢、睾丸等。合成性激素、前列腺素、7—脱氢胆固醇和维生素D3、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前列腺素等的前体物则是胆固醇。如:7-脱氢胆固醇又称维生素D3原,是胆固醇脱氢形成的,主要存在于皮肤真皮层,经紫外线照射,则会转变成维生素D3。

   好多人对胆固醇不了解,一直认为胆固醇是个极其可恶的东西,只要含有胆固醇,就不吃,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一些素食主义者经常食用低胆固醇食物,其血液中的胆固醇过低,会使细胞膜弹性减弱,脆性增加,容易造成细胞膜与血管壁的破裂。

   胆固醇过低,还会使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减少,如:7-脱氢胆固醇合成减少,则会直接影响到维生素D3的含量,维生素D3缺乏,会使体内钙、磷代谢异常,婴儿则易发生佝偻病,成年人易发生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等。皮质激素合成减少还会出现应激能力、免疫及抗病能力的下降。

   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物多样、适量与均衡才是保证健康的不二法宝。专家建议,一般正常人胆固醇日摄入量在50毫克-300毫克之间为宜,伴有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病的患者日摄入量要低于200毫克。下面是常见动物性食物胆固醇的含量,以供大家参考。

 

http://s15/mw690/c4fcb4ebtx6CiaiAjpQce&690

营养师:朱晓云

    QQ:183020805

   (原创)

 

  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编著 

  2. 控制胆固醇心中有数    健康报

  3.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XnsFxABPP7GPdS95wcsxoiUB4n_v8_MpgCzOLijlHENCzBsq0mrWGBxFLsWKKR1

  4.《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