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可以提升黑猩猩的智力,人类应该这么做吗?

(2017-02-08 14:36:14)
标签:

杂谈

​令人意外,动物保护在今年春节期间,被牵连,成为热门话题。人是否可以用动物取乐,人是否可以食用动物,等等这些议题被再次提起。在动物保护中,人和动物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或许本文能提供一个小小的,别样的角度。

不妨从生命的发源说起。在原始地球的环境中,闪电使得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地球上发展出一段漫长的自组织过程。所谓自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过程;从热力学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而不断地降低自身的熵含量,提高其有序度的过程;从进化论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遗传"、"变异"和"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下,其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不断地自我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其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的过程。

生命,是自然在熵增的热力学洪流的冲刷中,用自组织的方法建立的一座精巧的、脆弱的小塔。这座小塔的任何一部分,都是值得赞叹的、美好的。这正是尊重生命,动物权利观念的基础。

动物权利观念认为,人不是地球生态圈的唯一主人,动物也共同分享这个世界,人不要过多的干涉动物,比如,不要把动物关进笼子里。

不过,养过宠物的都知道,夏天,小猫小狗喜欢待在有空调的房间。宠物如此,野生动物也是如此。那么,从保护动物权利的角度,该如何看待呢?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7/02/ninja148653505176613.jpg

如果放老虎进空调房间,这是不是破坏了老虎的生存环境,严重的干涉了老虎这个种群的生存方式?如果不放老虎进空调房间,这是不是人类中心主义,即用人类的审美来判断动物,为了保持人类的审美偏好——野性、原生态等等,把动物个体,乃至群体至于一个更痛苦、更不舒适的状态?就如同城市的文艺青年坚决反对改造乡村,井水才满足他们的审美,而自来水在他们看来,则是一种破坏。

回答这个问题有一个技巧,那就是用程度之分来回避问题:适当的干涉是可以接受的,比如,给一只生病的老虎注射抗生素治疗。

但是,虽然程度之分、定量的辨析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方法论与价值观回归现实世界必然的、折中的途径。不过,在没有清晰的方法论与价值观之前就进行辩证法,也往往是人在没有清晰的辨析一个问题之前的一种回避的、懒惰的举动。

正如前面所说,生命是一种抵抗热力学箭头的自组织小塔。更进一步的,任何能让这种小塔更高、更精致的变化,都是值得赞叹的。

自组织体现在具体的动物行为中,就是趋利避害。就是天气热了,小猫小狗、熊猫大象都知道往空调房间中跑。这种行为作为个体是趋利避害,放在更宏观的种群角度,也是自然的。

设想一个如果现在有地外文明降临地球,他们可以帮助人类免除疾病,健康的、富有活力的活到120岁、200岁,但是他们为了保持人类本身的样子,而拒绝作出这样的帮助。这样的行为显然不会得到人类的认可。与此对应的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动物园中的动物,寿命比野生的更加长久。

保持一个动物种群中的个体寿命更短,暴露在更大的风险面前,显然,如果这是保护,那么这种保护只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既然如此,让小猫进空调房间,给熊猫装空调,给老虎做手术,都是合理的。

当然,这种干涉并不是指把动物放在笼子里,一个更恰当、更纯粹的比喻是,狮子仍然奔跑在非洲大草原,不过,每天按时就能自动获得食物,生病了有人治疗,还会调节温度。其实,这是人类向神祈求的主要内容。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7/02/ninja148653517339046.jpg

那么,更极端的可能就是:人类可能帮助动物获得智能。如果有一种办法可以提升黑猩猩的智能,人类应该这么做吗?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