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阿城写过一个结婚的故事,说有个右派文革时被派发到了垃圾回收站,跟那些生活简陋,天天回家骂婆娘打小子的粗俗同事不同,右派资本家出生,修养极好,学的是音韵,凡事都要从专业上研究一番。右派是个好人,所以五十岁不结婚,过家里没热气的单身日子,让单位一群人看着都挺可怜的。
于是同事到处去给张罗对象,张罗半天,还真有一个特别合适的,都是右派,都研究音韵,五十岁,单身到现在,两人在一起谈了谈,果然很合适,没几天向组织申请结婚,单位里一群大老粗全都很高兴,哎,结婚,才是人过的日子嘛。
又过几天,两人申请离婚,理由是:两个人睡觉,鞋子、枕头,摆法各不一样,独身几十年了,又都不愿意改,算了吧,还是做朋友好。
张罗介绍的人全傻眼了,这点问题,也至于离婚?鞋子,枕头,往哪摆不是摆,这问题还能比结婚大?过得不舒服点怎么了?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7/01/ninja148505956428756.jpg
文中的大老粗们,很像今天未婚青年家里的父母长辈,临近年关,又一轮逼婚行动风起云涌,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执念:人肯定是要结婚的,不结婚,还算是个人吗?于是你虽然一个人过得好好的,春节期间,免不了要拉出去跟某个单身汉坐下来一起相个亲。
很多年前我一直认为,相亲会像彩礼一样,逐渐成为一项被遗忘的风俗,但是多少年过去了,相亲反而日渐红火。父母带着一起去相亲,甚至还能被做成电视节目,冠名为《中国式相亲》。
节目因为奇葩,火了一阵,有一天在家吃饭时,我看了一段,一个姑娘很骄傲地跑出来说,她活了二十多年,从来没谈过恋爱,因为社交圈子太窄了,所以上节目来寻找缘分。
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女人,从未谈过恋爱,这放在西方国家,大概属于放弃人生类型,但在国内相亲市场,她几乎一上台,就博得了所有男嘉宾家长的好感。脑海中回荡起柏阿姨的至理名言:贞操啊,是一个女人送给夫家最好的礼物。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7/01/ninja148506157355423.jpg
纯洁的,没有性经验的女性,格外获得青睐,无非是因为在这个相亲世界里,这样的女性,意味着传统、守贞、忍耐,想想她连青春期最充沛的荷尔蒙都能克服,结婚后老公三天两头不回家,一定也二话不说说忍就忍。
这个女嘉宾上场后,有一对中年夫妻,开始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说你到我们家来,我儿子一定会把你疼到手心里。我儿子这个人特别好,所有家务他都能承包。
癞痢头儿子自家的好,父母眼里,自己的儿子当然是东方明珠,无以伦比。看到这里,我默默关上电视,心情十分复杂。
金星有一个如何“挣脱开自己的男儿身,努力顺从自己内心”的视频演讲很有名,大意是讲她从小就不认为自己是个男人,长大后终于勇敢选择了做一个女人。我真没想到,这样一个勇敢的人,会来主持一档让所有女性后退的节目。
在这个节目里,女人就像一盘菜,被陌生人的父母评头论足,哟,想嫁进我们家,恐怕还是不太合适。
有人认为相亲是特别合理的程序,它将年轻人的条件摆在桌子上,先门当户对,再看看是否能产生感情,因为婚姻本身就是个合伙开公司一样的行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