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直以来,御宅族的消费市场庞大,也是日本各商家的兵家必争之地,但又囿于御宅族的消费模式倾向集中于网络上,加上私隐的关顾度高,往往陷入一种不尽透明的状态,令到要作出市场分析及预计时出现一定的难度。
数字的故事
或许先从一些已知的数据出发去了解一下局面。04年野村总合研究所的报告指出,动画系御宅族的人均年度消费金额为十万日元,但到了13年由矢野经济研究所的报告中,已下降至二万五千日元,仅约为四分之一。当然,不同研究所的统计方法或许会有一定程度的出入,但金额变化之巨也着实说明了风向的流变。就以偶像系御宅族的消费为例,矢野经济研究所的13年数字是九万五千日元左右,较野村总合研究所的04年数字为七万五千日元便上升了125%左右,可见御宅族对不同消费项目的兴趣转变,也是影响数字上落的重要因素之一。至于其他影响因素,下文再论。
http://img1.gtimg.com/microblog/pics/hv1/180/27/2177/141566490.jpg
如果从宏观的大局审视,矢野经济研究所07年推算御宅族市场为3597亿日元,而13年己去到1兆5亿的日元水平。相对而言,野村总合研究所于04年的推算为2600亿日元,综合而言并看可得出整体数字一直攀升的判断。
而御宅族研究专家原田曜平进一步指出,矢野经济研究所的报告,仅针对动漫及电玩等十六个主要御宅族主要消费范畴为分析对象,若然一旦把御宅族的领域扩阔,例如把K-POP及宝冢歌剧等均纳入御宅族消费版图内,他认为目前的御宅族市场早已去到再翻一倍至3兆亿日元的水平。
御宅族人均消费下降的背后真相
原田曜平同时也指出,研究所提出御宅族人均消费下降的现象,背后还有其他的现实因素。他以自己为例,作为三十代或以上的御宅族,他们的宅族人生就是主要针对动画兴趣出发,然后把自己的精神、时间及金钱大比例投放其上的生活方式。但时至今天,日本年轻一辈的宅族已出现“轻型化”的趋势,简言之这些“轻宅”会自称是动漫宅,但并实只会特别留意指定数齣作品而已。而且“轻宅”也不会花钱消费在宅物对象上,同时也过着平凡人的生活,照常会去做运动又或是参加联谊活动,换句话说就是与从04年因小说《电车男》揭起风潮后,所定型化的宅男形象大相迳庭。一旦针对“轻宅”作田野采访,便会得知他们认为因为拥有御宅族的知识会便于与人沟通,所以因此而选择成为宅族。
http://img1.gtimg.com/microblog/pics/hv1/181/27/2177/141566491.jpg
此所以现今御宅族市场的上升趋头,其实背后存在吊诡的因素,一方面人均消费或许下降了,但差额却透过宅族人数的大增来填补。事实上,“轻宅”人口中不少都是大学生,基于日本人的就业条件及环境不断劣化,研究反映他们从父母手上收到的零用钱也每下愈况,自然令到“轻宅”可供自由消费的金额日渐减少。但据11年的矢野经济调查所资料,就他们提出的问题:“你认为自己是御宅族吗?又或是他人有称自己为宅族吗?”结果有25.5%的受访者回答“是”,换言之过去御宅族予人的污名形象,现已彻底去掉,大家已进入堂堂正正“出柜”式的御宅族正名年代。正是这股正名化的力量趋势,令到宅族不断攀升,从而令消费金额稳步上扬。
事实上,原田曜平参考了不同研究机构,针对宅族消费所进行的调查范畴,分析出除了传统的动漫系类型外,其他如轻小说、同人志、铁路模型、摔跤、COSPLAY衣装及所有关连消费(如主题居酒屋及CAFE等)、女佣、网上游戏、AV(成人影像)、BL及声优等等的消费市场均甚为庞大,综合而言对象可说深入不同领域及年龄层。其实三兆亿日元宅族市场的推论,最先是源自于东京电视台《TV CHAMPION》“秋叶原王选手权”企划的优胜者,现在已成为秋叶原总合研究所株式会社的代表取缔役社长寺尾幸纮,他在新着《抓紧宅族心 最强购买欲的顾客》中,正好率先提出只要不囿于矢野经济研究所的分类方法,御宅族消费市场推算已累计至三兆亿日元的水平云云。
http://img1.gtimg.com/microblog/pics/hv1/178/27/2177/141566488.jpg
“轻宅”的面貌
刚才提及“轻宅”的出现,改变了宅族的消费面貌,从投入程度而言,对上一代的“原教旨式”宅族来说,“轻宅”仅喜爱数量有限的动画,就自称“宅族”,的而且确有一定的冒犯的成分。但反过来而言,也因为信息流通的模式改变,例如自零零年代开始,因YOUTUBE及NICONICO的普及化,令到大量动画可以在网络上免费收看,过去要凭购买DVD又或是透过纸媒去珍藏的资料,转眼间好像已失去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