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校园欺凌不可控的深层原因在哪里?

(2016-12-17 12:38:17)
标签:

杂谈

最近发生在北京中关村二小的一件学生间的纠纷,把“校园欺凌”问题提到了整个社会的面前,虽然对中关村二小事件还不能定性,但是校园欺凌问题确实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个大问题。

“校园欺凌”在国内成为话题的时间似乎还不长,记得十年前笔者写《冰眼看日本》的时候对于日本校园里的“いじめ”问题还找不到对应的汉语词,自己造了一个“抱团欺负人”的词来表示。

日本校园的“いじめ”,也就是“欺凌”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时常有学生不堪欺凌而自杀的新闻出现,甚至连皇太子德仁亲王的女儿爱子公主在学校也曾遭欺凌。不能说社会不重视,但直到现在实际上也并没有找到什么防止和减少欺凌的有效方法。

连从日本动漫都可以想象出日本校园欺凌的程度。日 本动漫男女主角们的形体永远是那么帅,体力和意志都异乎寻常地强劲,行动上则是见义勇为扶弱锄强。从生理特征到行为模式都严重偏离日本民族的特征。其实作 者赋予主人公这些特征是寄托这作者自己的理想,从作者创造的主人公形象上都可以想见作者们当年在学校里也使饱受欺凌的,事实上有不少动漫反映的就是校园欺 凌这个主题。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6/12/ninja148194454760692.jpg

一个有意思的事实是,在校受过欺负欺凌的孩子将来一般比其他孩子要有出息,这点连美国电影《回到未来》都说到了这一点。

一般很容易把欺凌问题看成简单的学生道德或者品行问题,但在实际上要复杂得多,校园欺凌问题的深刻化,和社会环境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人 们一般把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叫“走入社会”,实际上孩子们走出家门进入学校也是一种进入社会。学校也是一个社会,孩子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指望在孩子之间 形成完全平等相待的秩序不现实,孩子们总会形成一个个的群体,每个群体都会有“孩子头”出现,自发地形成一种上下秩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孩子在这些群体中不是在欺负别人就是被别人欺负,或者是这次欺负别人,下次被别人欺负,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实际上毕业之后要进入的社会也是这样,问题在于要控制好“欺负”的程度。

笔 者是在文革期间读的中小学。因为家庭出身是地主兼反动军官,属于“黑五类”子弟,自然是受欺负的对象。一次笔者高中时期最后的一任班主任问笔者为什么从不 和另外一位老师联系,我告诉他有一次我被某某同学欺负,忍不住还了手而被那位老师斥责为“阶级报复”,在全年级点名批评的往事,班主任老师这才恍然大悟。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