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醉倒在床上,日本人醉倒在路边

(2016-12-15 17:24:31)
标签:

杂谈

​陈寿《三国志》记载了公元220年至280年大半个世界的历史,其中说日本人种禾稻,性嗜酒。对于酒,时至今日,日本人还是嗜。

他们通常说“花”,就是指樱花;说“酒”,就是指清酒。这两样可算是日本的国花、国酒。所以说“日本酒”,指的是清酒。

清酒是发酵酒,酒精度比蒸馏酒低,通常是15—16度,与葡萄酒、绍兴酒相当。日本也有蒸馏酒,叫烧酎。这字面让我们看来古色古香。

清酒,用米和水酿造。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6/12/ninja148177725147190.jpg

先说米。

稻作起源于长江流域,很早就传到日本。有说从朝鲜半岛渡海而去的人带去的,也有说大陆人逃避战乱从江南带过去的,还有说绕道琉球那边传入日本的。

日本自称“大八洲丰苇原之瑞穗国”,穗就是稻穗。不单种稻子,吃米饭,而且米饭的做法,做饭用的锅,吃饭用的碗,以及用米饭酿酒等,打包带进了日本,即所谓稻作文化。

到了平安时代(8世纪末—12世纪末),王朝形成了一套稻作礼仪,如天皇践祚的大尝祭。看日本武打片,常听说某领主、某武士食禄多少石,用禄米表示他的阶级及地位。例如《黄昏清兵卫》里清兵卫是底层武士,年俸五十石,而加贺藩的藩主一百多万石,金泽招徕旅游,称之为百万石文化。

日本人常说自己是吃米的民族,稻米是日本生活文化的核心,但实际上很多地方老百姓的主食一直是麦饭,以及杂粮和番薯,到了1960年代经济大发展,日本才普遍吃上白米饭。

皇室和神道的稻作信仰恰恰说明了米的缺乏,物以稀为贵,才拿来供神。有人说,日本不是吃白米饭的民族,而是天天想吃白米饭的民族。战败后粮食难,吃美国占领军援助的面粉,饮食西方化。虽然我们今天还常说捞稻草、救命稻草之类的惯用语,但恐怕在城市里很难找到一根稻草绳了,而日本城市里常见稻草绳,挂在什么地方表示圣域、禁区。似乎日本的城乡差别不像中国这么决绝,城里各种“祭”(庙会)大都与稻作文化有关。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6/12/ninja148177827775064.jpg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6/12/ninja148177789646815.jpg

稻子结实,一粒粒叫“籾”,去了籾的壳叫“米”。日本说米,就是指稻米;生米做成熟的,叫“饭”。如果再细说,籾去了壳,是“玄米”;玄米去皮,还去掉胚芽,是“白米”,那些皮就是糠。当年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吃忆苦思甜饭,特地用糠做,难以下咽。清酒以白米为原料。五粮液的原料用五种米,茅台不单用高粱米,还用小麦。绍兴酒用糯米,而清酒只用米,用的是粳米。

酿酒的米叫“酒米”,主要是用作麴米。清酒分为“特定名称酒”和“普通酒”。特定名称有“本酿造酒”“纯米酒”“吟酿酒”。没有标示特定名称的酒是普通酒,市面上大部分是这种酒。特定名称酒多用酒米为原料,普通酒用一般米酿造。

日本拿来了中国文化,模仿中加以改造,改造即创造,水稻的改良是一个例子。中日交流两千年,清末第一次派遣公使,随行驻日四年的参赞黄遵宪写诗,说“归装要载良苗去,倘学黄婆种絮棉”,不知他回国时带没带上日本的稻种。起先是改良水稻的抗寒性、抗病性,后来用心改良得越来越好吃,以至近年再进口中国就卖得很贵。

酿酒的米是改良出来的。酒米的颗粒比较大。米粒的中间部分是淀粉,白色不透明,外围部分除了淀粉,还含有蛋白质、脂肪,色白而透明。蛋白质、脂肪成分做饭吃起来香,但参杂在酒里是杂味,所以酿酒要磨米,把它们去掉,造酒术语叫“精米”。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6/12/ninja148177836376516.jpg

清酒的牌子上有一个表示,是“精米步合”。“步合”是比率的意思。白米对玄米的重量比,也就是米磨剩下多少。磨掉的越多越好。日本吃的米通常磨掉8%。普通酒没有规定,一般是磨剩下73—75%,本酿造酒为70%以下,吟酿酒60%以下,大吟酿酒50%以下,也就是至少米粒的一半当作糠磨掉。磨米是酿造大吟酿酒的先决条件。

丰年的米酿酒不好用,因为米粒比较硬,不易发酵。歉年米软,发酵快,容易酿出好酒来。酒米有一百多个品种,最有名的是山田锦,有“酒米王”之称。酒米适于酿酒,但做饭不好吃。酿造业甚至有不用山田锦就酿不出好酒的说法。用山田锦为原料,磨到35%,再使用“协会9号”酵母,酿出的酒就可能得金奖。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