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果你是264年前的英国人或是当时任何英国殖民地国家的居民,1752年9月3日到13日这十一天在日历上是不存在的。没错,如果你在1752年的9月2号像往常一样上床睡觉,一觉醒来,你就在一夜之间跳到了9月14号。是是全英国的人民都睡了整整十一天,还是有人拿走了他们生命中的这11天?这一切都源自一场天主教和时间的周旋。
凯撒大帝的儒略历
记录时间无疑对古代先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开始农耕定居生活之后,要根据历法来决定何时播种,何时收割。天空中太阳和月亮的一升一落,是最简单最明显的记录时间的标尺。
一天,一月,一年,是每个文明的历法中都有的时间单位,但具体到一天有多长,一个月有几天,一年如何计算这样的问题,就体现出了历法的不同。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源自西方世界,学名叫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它是由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在古罗马儒略历的基础上修改,并在1582年颁行的。教宗为什么对历法这么感兴趣?
这还要从古罗马帝国说起。凯撒大帝即位之前,古罗马也有自己的日历。他们将罗马城建立的那一年作为元年,并以此向后推。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日历,似乎也没有什么规则,每年连月份数都不一样,基本上一切都是看情况而定。
更要命的是,这个日历由古罗马的高级教士们把持。他们可以根据政治原因决定时间单位的长短,有时为了延长和战略盟友的合作关系,一年可以持续好几个自然年,有时又会因为想要早点结束合作关系,或是让某个政治人物早点下台,一年又可以被缩得很短。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6/12/ninja148178245837671.png
这样任性的历法自然让古罗马民众们摸不着头脑。为了将时间这个在所有方面都非常重要的概念标准化,凯撒大帝废除了这个古罗马历法,转而采纳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计算的历法,建立了标准化日历,历史上用凯撒大帝的名字“儒略”来命名这个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