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家湖南米粉小店的北京故事

(2016-12-14 10:14:47)
标签:

杂谈

​今年夏天有个帖子,叫《帝都米粉餐厅TOP10》,我看了题目一愣。在北京吃米粉,确认是北京吗?

长江以南的中国人以米食为主,米粉是日常食物,但北京气候干燥,正常的鲜粉几个小时就变成了“木乃伊”,表皮皴干,粉体僵硬。米粉的汤头被复刻的难度还不算大,但米粉本身的顺滑柔韧绵软程度,在自然条件(主要是食材、水质、温度、湿度)不同的前提下,几乎无法拷贝。因此,在北京开粉店,以及吃到可口弹牙的米粉都是奢侈的事情。有一年,我写过一首“诗”,一共三句:

美好的米粉像少女的胸

然而在北京

你只能吃到硅胶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6/12/ninja148162040786546.jpg

这两年,物流业快速发展,冷链运输让鲜粉异地投放成为可能。于是,出现了各种打着“日日空运”招牌的米粉店,但米粉店本来利薄,坐飞机的成本如何分摊?也试过几家,都难尽人意。不过说归说,看完那个推荐的榜单,我还是悄悄把它放进了收藏夹。

过了几天,中午没事,我和两个南方同事按图索骥,找到了榜单上排名第一的“常乐屋”,在四惠地铁站背后一个小小商街的二楼。“常乐屋”店面不大,装修得比较清新,干干净净的。米粉的汤底非常浓厚,大片的牛肉份量十足,香气浓郁。闻着味道,我一边调味一边和同事说:“貌似很正宗哦,如果粉不是干粉泡发的就好了”。

正说着,肩膀被一只肉手狠拍了一下。原来老板就站在身边,一个络腮胡子的中年男人,系着蓝布围裙,他看着我的双眼,明确无误地告诉我跟他走。“不会是要打架吧”,我心里想,但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跟着他走向后厨。

后厨宽大的架子上放着四个塑料筐,上面盖着纱布。络腮胡子揭开纱布说:“你仔细看看,这是鲜粉还是水发的?”塑料筐里整齐地码放着雪白的米粉,凑近一闻,清新的米香和淡淡发酵的味道都在,果然是鲜粉!老板脸红脖子粗地跟我解释:“你看看,这都是每天从机场零担货运来的……这么热的天,我怕它坏,我给它吹空调,你知道么,我在家都只吹电扇的。”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6/12/ninja148162052321524.jpg

不打不相识,连续去了几次,慢慢地和这位络腮胡子老张熟了起来。从前,老张在澧县做公务员,每天不外乎打牌喝点酒,生活平静。家里的变化是从儿子大学毕业开始的,清华美院学设计的儿子,毕业后找了各种理由拒绝回老家。老张很烦恼也很无奈,和太太商量,索性辞职搬家,到北京准备给儿子儿媳帮忙看孙子。然而烦恼还没完。“但现在的年轻一代,不知道怎么想的,死活不愿意要孩子!”老张一百个不理解。两代人在世界观上发生了分歧,老张在北京的日子又烦闷又无聊。

年轻人多聪明啊,很快,儿子盘下了一个门店,自己做了简单的设计和装修,跟老爹谈判说:“我们夫妻俩就喜欢吃一口老家的米粉,能不能把老家奶奶的米粉店(津市刘婆米粉)搬到北京来?”老张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是“有用”啊,于是不知不觉着了道,三年里不停往返于北京和常德,把已经故去的母亲的手艺最大限度地搬到了北京。

开始小店生意清淡,但良好的口碑一点一点聚拢了人气。现在再去,小店里一半以上都是来自故乡的新北京人,老张很自豪地指点着满屋的客人,“你看,这桌是从王府井来的”,“这桌是中关村来的”……他给我介绍的最远的一桌来自河北三河。如今北京常住人口接近2000万,其中流动人口超过700万,即使是在1200多万户籍人士中,也有大量外地出生的。他们在口味上有各自的故乡,而且非常顽固。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