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95年:成都烧菜馆最难下咽的一餐饭

(2016-12-10 11:50:05)
标签:

杂谈

​在四川之外,我不知道跟它准确对应的该是哪种店。烧菜馆,它不只是小饭馆,也不是小酒馆。顾名思义,它就是以烧菜为主的饭馆。但这么讲,外地人可能很难明白,它在成都人心目中的位置,或者说曾经的位置。

烧菜馆通常都是很小的店,门口醒目地摆上一长排蜂窝煤炉,炉子上面是一只一只的锅,锅里插着一只大勺。夏天的时候,锅是敞开的,冬天,锅都盖着。客人会一只一只的把锅盖掀起,用勺搅动一下,看看里面菜的成色品相。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6/12/ninja148133859227699.jpg

看上了,就留下来,扭过头,对着老板像点名一样点菜。

“萝卜烧牛肉来一个,蘑芋烧鸭来一个,再要一个青笋烧鸡,一个排骨藕汤,老板,你这个烧肥肠咋个只有土豆没有肥肠了呢?”

老板赶忙解释:“哥佬倌,这两天肥肠不好买,一大早就去排,还是没买到的好多,一会儿就卖完了,你来份樱桃肉嘛,这个好,本店特色,好多客人都喜欢!”

有经验的本地人,看那些菜品的样子就知道这家店的味道好不好。成色新鲜很重要,生意不好的店,烧菜卖了两三天还没卖完,肉和汤汁都呈现出一种混沌的深酱色,菜也松散不成形。锅里菜是才烧出来的,说明这家店生意好,老板有信心不停地烧新菜出来,自然,这家店的味道不会差。

烧菜馆最红火的时候应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那时,成都人不论阶层,都喜欢这种街边的烧菜馆。特别是午饭的时候。多点几样菜也不贵,花样繁多,滋味丰富,荤素齐备,因为一般都点现成的烧菜,不点炒菜,快捷方便。一个人去烧菜馆,点菜也方便。几个人去吃午饭,喝点小酒,也不掉价。

那时候成都最热闹的商业区还是春熙路步行街,逛街累了的人,周边上班的人,一般都会到商业场背后的华兴街吃烧菜。这条街的烧菜馆也因此兴旺红火,竞争激烈。到本世纪初,其中有一两家胜出,变得相当有名,不单是规模扩大,甚至连服务差都受到食客追捧,外地游客也知晓它的名声,到成都要去领略一番。

我印象最深的一餐烧菜,却是在1995年初的华兴街上。

那时,我还在一家小报纸,正梦想着去北京。我的高中同学小敏请我在单位附近吃午饭。

当时的印象不是因为这餐饭如何美味,而是冷。如前面所讲,烧菜馆门口一排炉灶,最是能保证烧菜的温暖。

但那餐饭我们是越吃越冷。

我还记得当时的对话。

小敏说:“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以后我就可以月收入达到1万了。”

见我没啥反应,他有些不快,接着说:“1万是啥子概念?我们桌上这些菜,可以再翻一番。”

1万是不少,我的月工资只有500元。

街边,我们坐在一张小桌旁,没上漆的木质小桌已经有些黑了。上面摆着三只土碗和一只土碟。碗里是土豆烧牛肉,芋儿烧鸡,蘑芋烧鸭,碟里是拼的一份素菜,土豆丝拼藕丁和泡豇豆。

我很不喜欢他这种谈话的方式和口气,淡淡地说:“也不用翻一番,把这四个菜撤了重新上就行。”

他看出来我吃得不开心,以为是我嫌菜少,就像他以为,挣钱多就能吸引女孩。他不知道,话不投机,让我觉得菜都凉了,很想让老板把菜重新热一热。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