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活多久?老祖宗早已算好生命周期,易经:这两个年龄段需注意决定人可以活多久?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生命都是有终点的,至于所谓的长生不老之说,完全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
人体的细胞不断分裂,这才能维持人们的生命,可一旦细胞分裂周期已经结束,人们的生命也就会终结,而随着各种外力,以及细胞分裂内部的问题,往往细胞越往后分裂,会出现各种意外的因素,这也是人们衰老、生病的主因。
除非能让细胞永久健康分裂,否则人们都是会老去死亡的,要想实现这点,起码目前是不可能的。
古代医疗条件不够发达,人们的寿命也不会太长,可如今生活条件更好了,现代医学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很多疾病都能得到治愈,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能活得更久。
不过人们对于长生的探索,还是没有停止过,虽然科技已经非常发达,但是人体仍然有不少的秘密没有揭晓,很多东西人们还是不了解的。
像细胞分裂的秘密,以及突变的问题,这些都是没有研究清楚的,不过一些学者通过研究人体细胞的变化,也渐渐摸索出了一个周期,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生物钟。 通过分裂的规律,似乎是能大致推断人们的寿命周期,只是不能更加精确,现代医学对于人们延长寿命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易经》教你养生之道
不过在古代,虽然医疗条件不行,对于人体的研究也没有那么出色,但老祖宗还是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比如对于生命周期的研究,在《易经》里面就能看出个大概。
这部作品是中国著名的经典,里面包含了很多行业的内容,书中就曾说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就已经发现,正常的生活作息对于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各类养生的说法非常流行,几乎所有的养生之道,都重点强调生活作息规律的问题。
即便如今生活条件这么好,也没办法进一步延长人们的寿命。因为有很多的疾病,如今的医学还是无法攻克,比如像癌症这些疾病,往往到了一定的岁数,患癌症的几率就很大,这种病可能不是你疯狂避免就能阻止的,而年龄大的人,面对疾病也就显得更加脆弱。
有很多年老的病人,到了这个阶段身体已经折腾不起了,像癌症这些发展到了晚期,是很难被治愈的。即便是享受最好医疗条件的顶级富翁,也没办法避免这类的病症。
真正能活到百岁的人还是少数,只是人们理想中长寿是可以摆脱这些疾病的困扰,一直活得更长,那也有些不太现实。
当然,尽可能延长自己的寿命,从早期开始做起还是可以实现的,除了生活作息要规律之外,还有一点是必须要减少对身体的损耗,人们年轻时候的身体肯定是最好的,也是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之一,这个阶段往往很多人并不注意。
吃喝玩乐什么的倒也没太大问题,可过度的放纵,对身体的损耗是非常严重的。现在年轻人就普遍有亚健康的问题,熬夜都是家常便饭,这样的情况在年轻时候还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可对身体已经造成了损耗。
确实,人体会随着生活的习惯,渐渐养成了一种生物钟,各类激素分泌都有了规律,要是生活作息不规范,就会打乱这种规律,从而对体内造成一定的影响,作息不规律的人经常会患有疾病,要想活得长久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由此可见,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看透了这些,不仅如此,老祖宗早就算好了人的生命周期。
从《易经》中的兑卦和艮卦可以看出,它们所代表的数字是7和8,八卦中7是少女,8是少男,而人的生命周期大多与7和8两个数字息息相关,比如,天干地支组成了六十甲子,而73正好是第7个十二属相的开始,84正好是第7个12属相年的结束。所以这两个年龄段的人必须重视:才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应验老话。其实人的身体各器官寿命也是围绕7和八,人在母胎孩子器官好坏的形成就基本决定其寿命的长短,未来生活和环境以及养生只占寿命百分之20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吃肉、喝酒、抽咽不运动活百岁,而有人经常锻炼,健康养生,没有一切不良习惯却英年早逝。关键问题就是先天身体部分器官有问题,后天修复也只能是减缓生命逝去。
另外,七十三、八十四年龄不是统计出来的,而是分别根据孔子、孟子的年龄设置的,也不能说是绝对准确,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常言道:“圣人都过去的坎,凡人又奈何得了?”
当年,孔子年轻时,抱负远大,认为自己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最大的志向是为官。但别人告诉他你没有当官的命,一生是个教书先生,他不信。于是周游七国,游说各级官吏结果无一欣赏他,最后回到故里,一生著书立说果然成为教育家、思想家。从此信命并开始研究《易经》,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可想当年孔子研究易经的勤奋用功程度。最终成为儒家圣人。这才有后来出自孔子的成语“韦编三绝”,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临终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并得出“人的命天注定”。最后一代儒家巨匠孔子终了于73岁,而孟子终了于84岁。
其实正常来说,女性的寿命要更长一些,男性往往在中年以后,身体素质就会大幅度下滑,这个阶段各类疾病就会不断产生。而且各个人体器官都有寿命,年轻时消耗太多,自然像汽车一样磨损严重,先是小修再是大修然后就是报废。龟为什么长寿,几乎不动,心率每分钟10次,当然磨损和能量消耗就小,所以才有千年王八万年龟的说法。古人根据乌龟的长寿特征,发明了养生功法叫龟吸法。从而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很多人认为人的寿命极限是在120岁左右,起码活到60岁,生命就已经过了一半了,此时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
《易经》中这两个年龄段,就是对生命的一次大考验。73岁的周期是7到84岁,8的周期是8到73岁。在身体素质下滑的阶段,还能撑住一个周期,表明自己的身体还是很不错的,在七十三或者八十四岁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身体的变化,撑过这2个年龄段,就有希望继续撑住下一个周期。
而这两个阶段,也是人们很容易冲刺失败的时期,身体处在相当脆弱的阶段,如果不加注意,确实是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关键是每个人先天的五脏六腑各器官都不同,先天各个器官的疾病、大小,粗细、薄厚等不同,所以才有每个人的生老病死的差异,若后天再无度挥霍生命资本,一旦消耗的正好是你先天衰弱的器官,那就逃不掉大病或死亡。因此,生命在于运动,须知道自己各器官优劣,长寿在于静止,需知道自己各脏腑的好坏。认识自己的生命体征,在动静生活中适度养生,“万事贵在坚持,百病源于心滤”,这才是人生长寿不老的秘籍。与其天天忧虑寿命,不如坦然面对一切。若无生活质量的痛苦长寿,还不如早日结束生命避免更大的折磨。人的福寿、夭折等基因都是先天遗传决定的。唯一延缓生命的方法是:生活中做到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运动就运动,该休息就休息,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关键心情舒畅,方能遇难成祥,延缓快乐的日子,最后走向你命里注定终结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