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为什么练了很多年的太极拳索然无味呢?

(2022-03-24 20:21:20)
标签:

转载

分类: 武术/太极
       如今,学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练着练着就停练了,感觉没什么意思。原因就是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没有体验到独属于太极拳的特殊感觉,或者是没有找到正确的练太极拳的方法。与此同时,有的人虽然还在练太极拳,只是停留在与音乐相伴嘈杂的表演当中,失去太极拳的松、柔、空、静。可以说连基本的健身效果都没有,反而得不偿失搞得膝盖疼痛,又怎么可能坚持天天练习?下面我浅谈一点练太极拳的最基本感觉。
       内在感觉关乎到能否练好太极拳
       独属太极拳的特殊感觉藏在太极拳传统的名称里。过去,人们称太极拳为“绵拳”,称太极拳爱好者所从事的运动为“摸鱼”运动。这些称谓不怎么正规,却形象地描绘了太极拳内在的奥妙——行功走架时要“神穆穆,貌堂堂,气象浑沦,虚录具一心”,其情其景,其内其外,或缠绵悠悠,或隐隐约约,犹如在水里摸鱼,犹如在天地之间寻找一片柔和的温馨。其实,这是在做一种若明若暗、时隐时现、恍恍忽忽的内里运动。这种运动是把神、意、气、形所产生的内在感觉互动为阴阳变化,而这种阴阳变化,需要在时间的积累和身心深处的揣摩中,来自然呈现。因为,这种微妙的内感很神奇,如果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不能反复地揣摩这些内感,则不能说是一个很好的太极拳练习者,甚至会永远在太极拳门外徘徊。而没有内感的太极拳运动,老前辈们称之为“空描”。意思是说这个人内里边没有东西。
       以太极会天机,阴阳互换来演化宇宙变化之真髓,从某种意义上讲,练太极拳时的内在感觉如何,是关乎太极拳练习者能否真正窥测到太极奇妙,能否全面提升身心健康水平,能否步入太极拳至高境界的关键所在。 
      从目前情况看,并不是所有的练太极拳的人都会出现内在的感觉。这种感觉的有与无、多与少、强与弱,与练习者练太极拳的时间长短有关,与习练者是否能沉下心来潜心研究有关,与习练者对太极拳阴阳的关系是否了然有关。
      内在感觉含意深远
      当然,由于太极拳的博大精深及人的身心状态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体现在行拳走架过程中,相同师传的弟子之间的内在感觉并不是一样的。这也是太极拳后来分为许多流派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练太极拳中会出现以下的内在感觉。
   第一,行拳走架的时的动触感。太极拳虽然寓内在的修炼为行拳走架,但是,由于动中寓静的关系,只要做到心平气和,则虽动犹静,练着练着,身体的相关部位就会出现相应的动触感,比如热、麻、胀、冷、动、酸、跳、等佛家坐禅所说的“八触”。如果内气充足,则双足,两肾,十指尖都是暖融融的,冬天在室外练拳,甚至不用戴手套。        第二,静中寓动的整体感。由于太极拳讲究开合相寓、内外相合,所以,行拳走架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形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整体感,这种整体感是自己与天地融为一体的特殊感觉,仿佛自己的心意一动,则内气与外气融合在一起,从而催发形体产生起承转合的变化,这种变化,招招相连、式式相接、内外一如,意气不二;这种变化,和宇宙的运动相契合,和大自然的变化共起舞。
      第三,起始、运行、终止、变换过程中的气感。行拳走架时,心中的一静一动,所孕育的起始、运行、终止、变换,会自然而然地节节贯穿,舒缓而动,悠而荡之,手背及小臂的毛孔蠕动可知,人体与空气的摩擦隐约可觉。此时,悠悠荡漾的内气通过劲源或匀布周身,或与外气融合;两膊相系时若气丝相连,上下相随时如有气团移动,如是,动作虽缓放松,则内里的力量无坚不摧。进入这种状态,其内在的身心愉悦难以言表,置身其境,方知神意气所催发的形体动作是如此的美丽和高贵,内气的充盈是如此的丰富和舒适。
      行功走架中的内在感觉,远远不止这些。有些状似石火电流转瞬即逝,有些虽搜遍人间的所有词汇而难于言表。切记,不要有意憋气、用气,更不能有意想着气从背后督脉起,到前面任脉落,一切要顺其自然,否则容易练偏,造成身体伤害。记着:太极拳心到、意到,气到、力就到。一松,一静其它感觉就会出现。正确的方法加日久天长不间断坚持练习,才是成功的秘籍。千遍自然熟,万遍理自现。共勉!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