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杀手的促成剂——盐

标签:
高血压钠盐限盐慢病健康 |
分类: 科普文章 |
http://s10/mw690/003BeHYnzy6NFXllrgl69&690
隐形杀手,一个听似恐怖而又熟悉的名字,没错,它就是高血压。常言道“盐为百味之首”,可见盐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那么,盐为何是高血压的促成剂呢?盐与高血压到底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答案即将揭晓。
一、盐与高血压的关系
盐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我国14组人群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g,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布增高2.0毫米汞柱和1.2毫米汞柱。我国高血压患病特点就是北方高于南方,尤其是东北山东这些吃盐的大户,高血压的患病率更是明显高于其他地方。
二、盐为何是高血压的促成剂
1.渗透压改变:血液内钠增多,保留水分多,血容量加大,血压与血容量成正比;
2.钠离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钠离子损伤血管内膜,导致物质沉积,影响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阻力,血压与血流阻力成正比;
3.血管内皮细胞水肿,管腔狭窄:过多钠离子会使血管内皮细胞内水分增加,引起血管壁肿胀,官腔变小,血流阻力增加
4.改变血压昼高夜低的规律:一般而言,白天人处于活动状态,血压相对较高;而夜晚人处于睡眠状态,血压相对较低。所以,血压具有昼高夜低的规律,而高盐饮食会打乱这一规律。
三、盐的摄入量与来源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1g中含400毫克的钠,人体每天需要的钠为2200毫克,换算成盐则是不到6g,因此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人盐的每日摄入量为6g。调查显示,北京市居民每日盐的摄入量可以达到13g,超过推荐摄入量的2量倍有余。
盐的来源有两种,一种看得见的盐,一种是看不见的盐。看得见的盐就是我们每天烹调食物时放入的盐。除此之外,看不见的盐也是不可小觑的。为了延长食物的货架期,腌制食品、加工食品都含有盐,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就是盐的“小名”。
四、如何减少盐的摄入。
1.要有量的概念。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人每天盐的摄入量是6g,所以,在烹调食物放盐时,一定要有低盐饮食的概念。
2.使用限盐勺。
3.烧菜出锅时放盐,盐不会进入到菜里,减少用盐量
4.使用酱油、大酱等调味品后,应减少用盐量;
5.炒菜时适当放些醋或者柠檬汁、苹果酱,因为酸味是盐的增味剂;少放糖,甜味可以掩盖咸味;
6.限制高盐食品摄入量,如虾皮、咸菜、榨菜等
7.使用低钠调味品。
8.少吃或不吃加工食品。比如火腿、腊肉、香肠等。
9.低温烹调。多采用蒸、煮、焖、炖等低温烹调,煎、烤、熏、炸等高温烹调少用
10.利用食物本身的味道。比如西红柿、彩椒、苦瓜等本身就具有特殊的风味,烹调此类食物时就可以少放盐
11.少喝汤。火锅汤、菜汤、饭汤、骨头汤盐含量较高,应该少喝。
五、预防慢病的四大基石
高盐饮食对于健康的危害可谓是冰山一角,不良的生活方式更会影响人们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的概念——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并指出,做到这四点,便可解决70%
注: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