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j/2011/1225/U5323P911DT20111225224606.jpg
常言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意思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着急,踏踏实实的做好准备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这就好比一位主持人一上台没有开场白,直接进入主题,这样不仅让听众没有缓冲准备,而且主持人也很容易陷入尴尬的局面。如果主持人上台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一上台先说一段开场白,底下听众也会有意识的顺着主持人思路往下走,并且为接下来进入主题做一铺垫。所以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知识就是运动前做好热身,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动前做热身的必要性
1.热身运动可增加肌肉收缩时的速度和力量——人体肌肉“氧料”来源的途径是毛细血管,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人的毛细血管,约九分之十是关闭的,而剧烈运动时要求肌纤维收缩加强,强度收缩的肌纤维需要大量“氧料”供应以保障运动时能量的消耗,这时毛细血管网最大限度地开放至关重要,运动时毛细血管的开放是平时的20-25倍,运动时血流量增加,氧气的扩散加快,肌肉供氧、供能增加。如果运动前不进行热身,很难满足上述需求。
2.肌肉和肌腱韧带的温度——运动前适宜热身可提高3以上,增加身体的核心温度,肌肉温度,肌肉温度的增加可以使肌肉更松弛,更灵活,加大了关节活动范围及灵活性,这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剧烈运动时关节的损伤,进而提高动作幅度。
受到王旭峰老师的=号召我也加入了坚持锻炼一百天的活动中,就在今年的大年初一,我去公园做运动,就是因为没有做好充足的热身,再加上大过年心血来潮的心情,导致拉柔韧时将右腿韧带拉伤。直到现在都三个月了,右腿仍然没有完全康复,正应了人们口头常说的一句话“伤经动骨至少一百天”。也自打那次后,才意识到热身的重要性。
热身运动分为这几种:一般性热身运动、常规性热身运动、专门性热身运动、兴趣性热身运动、诱导性热身运动。没想到吧,小小的热身运动都有如此多的分类,有点专业了吧,嘿嘿嘿。没关系,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介绍如何正确科学的热身,动出健康?希望对于热身爱好者,以及受到王旭峰老师号召坚持运动的小伙伴们有些帮助。
1.热身的时间。热身运动5-10分钟为宜。这样的话,身体才会意识到它需要向肌肉运送多少血液。
2.热身时的心率。热身运动时的心率是评价热身强调的标准,达到最大运动心率的60%-70%即可。最大运动心率换算法:220-年龄=最大心率,最佳运动心率换算法:最大心率60%最大心率80%。拿我个人为例,我今年20岁,我晕的时的心率为:220-20=200,200×60%=120,200×80%=160,即我运动时的心率应在120—160之间比较合适。那么,热身时的心率:200×60%=120,200×70%=140,即我热身时的心率应在120—140之间比较合适。
3.热身的方式。一般来说,原地踏步走、转腰、抬膝,都可以用来为腿部热身;如是胸部和肩部则可以做转身、举臂绕圈等。也可以先做3—5分钟的快步走,以及一些伸展运动,使全身用来运动的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能得到充分的活动的热身运动。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运动的好处,运动虽好,但运动前做好充足的热身也是关键,有备而无患,这样才能动出健康。
参考文献:浅谈大学体育课前的科学热身 邓泳
体育世界 2011-06-25
注: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李金阳
电话:13241460656
QQ:814555398
新浪微博:@金阳营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