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冰箱不是保险箱

(2013-08-25 15:42:05)
标签:

冰箱

食物

健康

                             http://pic.baike.soso.com/p/20121009/20121009182449-262575239.jpg                          小心冰箱“偷”走了食物营养…恐怕没有人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在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食物的种类越来越丰富,绝大部分的食物都需要冰箱来进行储藏。从这个意义上讲,冰箱已经成为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家用电器。营养学家也指出,食物的营养不仅在于其先天的生在环境,更在于后天的保存环境,而与食物最紧密的冰箱,更会直接影响食物的营养价值。                                              

一.冰箱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蔬菜和水果是我们每日膳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外观诱人。但是蔬菜和水果水分含量非常高,大部分都在90%以上,最少的大蒜也含有65%的水分。蔬菜和水果的保护组织差,很娇嫩,采收的过程、运输的过程和买回家的过程中都可能造成伤口,会导致腐烂、营养流失、口感不好…由于这些原因非常需要低温控制它所以的生理活性。这时冰箱就可以发挥其营养有势。对其进行保鲜,以防止营养流失。除此之外,餐饮公司,利用冰箱把每天备制的食物存放起来;超市,冻制品的冷藏也里不开冰箱。

二.现代人是如何使用冰箱的。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越来越多的人把冰箱当作保险箱。很多上班族去市场买菜时,为了便宜和方便,就把一周的菜全买了。拿回家后直接往冰箱里一放,直到做饭时才往出拿。还有一些上班族为了早上能多睡一会儿懒觉,晚上做饭时,会把第二天早饭一起做好,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早上在微波炉里一加热就这样吃了。只顾方便的上班族,又有哪位会想过这样的食物还有营养吗?还有一些餐饮、超市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把许多食物都放在冰箱里冷冻。

三.冰箱使用不当会带来哪些危害。
      ⒈引发肠炎。冰箱在生活中只是冷藏工具,它不是保险箱,也不是消毒柜。在低温环境下,病菌只是被抑制、停止生长而已。但并未冻死,在适当条件下,病菌仍可繁衍滋生,如果人吃后就会引发“电冰箱肠炎”。
      2.损伤胃部。在冰箱的封闭空间里,放在冰箱里的隔夜菜,不仅没有得到保险,反而会被污染。而且很多菜经过回锅易产生致癌物质。
      ⒊导致消化道功能絮乱。如果冰箱温度低于5度,所吃食物就会刺激胃壁引起血管收缩,引发痉挛,影响胃的蠕动和胃酸分泌,使得消化不良。

四.如何正确使用冰箱。
      ⒈冰箱中的生熟食物宜分开。熟食应放入加盖的容器中存放,避免细菌交叉感染。
      ⒉存放于冰箱内的熟食,再吃时一定要彻底烧透,以杀灭可能因感染而带入的致病菌,防止病从口入。
      ⒊夏季制作生拌菜时,宜多放醋、生姜和芥末等佐料,它们有其较好的灭菌作用。
      ⒋婴幼儿食品应新鲜配制,不宜放置冰箱中。
      ⒌在冰箱内应留有适当空间,以利于冷空气穿透所有存品。
      ⒍冰箱要定期消毒,3―4周要用漂白粉水擦拭一次,包括各板层,尤其是过虑网。
      冰箱就是冰箱,它只是一个普普通通临时存放食物的保温箱,而不是保险箱。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的认识和使用冰箱,才能享受到冰箱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享受到食物的营养带给人的健康。

      参考文献:1.杨月欣,【食物成分查询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 雅茗居茶文化网

      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

                                                                                金阳营养师
                                                                                电话:13241460656
                                                      QQ:814555398
                                                      新浪微博:金阳营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