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第二十一章 继续四处打听 (女作家-柴瑞林著)2013年09月18日
(2013-09-18 18:02:56)
标签:
文化 |
村上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家中有这么一些刘居才不知道的事情,他至现在还不能回来,一个主要的原因还是志英想好好找找姐姐,如果跟上居才回到他们那消息闭塞的山乡里,姐姐的事如果有一点信息,也会错过去。她决定现在继续登报,继续四处打听。
今天是周末,居才去了志英的居处,和她弄点饭吃过,想领她出去转转,好消解她心中的烦闷。
志英不出去,她疲倦地睡在床上有气无力地说,我想在你跟前再回忆回忆我姐姐。
居才最害怕她进入痛苦地回忆,尽量不说什么,让她平静。
“你自然了解南唐后主李煜的悲剧人生了?”她突然说。
“一个没用的皇帝有什么可说的吗?”
“他和我姐生长得有相似的地方。”
居才笑笑说:“你也傻了,他是啥时代的人,你和姐是啥时代人,你怎么能见他的面?”
志英说:“史书上有记载呀。”
居才说:“南唐后主是长得风流韵致,你姐长得一定十分漂亮。和南唐后主自然有相同的丰韵了,这我相信。你的联想太远太远了。”
志英说:“他是重瞳’在人间极少见到。”
居才笑着说:“这种奇特的生理结构,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记载,说古时大舜和秦末楚汉相争中败北的西楚霸王项羽都是重瞳。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说这些吗?”
“是因为我姐是重瞳。”
“真的?”居才悟到了志英说了以上种种的初衷,心中感到酸楚。
“咋不是真的。”
“历史上生有重瞳的大舜、项羽或者李煜都是有名的人,吉人天相,你姐自然不会遭到大的灾难,一定会转危为安回到我们身边。”
志英什么再也没有说,疲倦地闭上眼睛,在苍白的脸上现出无尽的痛苦。
居才静静地等她能渐渐进入梦乡。他在地上轻轻地走,想为她做点什么,又不敢弄出响声来,索性悄悄坐在她的写字台前的椅子上。一转脸,志英姐姐的像片印入他的眼帘。
他伸手把小相框拿过来细看。她长得确实漂亮,有一种特别感到不一般的地方。这个地方他想找,多次都没找到。和志英为姐姐写寻人启示时,不止一次地在上边粘贴过一寸大小的照片,就看到她不一般的面容,他曾对志英说过:“你姐姐比你长得漂亮,不知道什么地方能让人觉得精神奋发,光彩夺目。”
志英忘记悲痛,一时高兴地说:“幸亏你和我的感情结实,要不,还不让姐姐夺了你去。”
他笑了说:“那才叫凤凰占了乌鸦巢呢。”志英噘起嘴要打他,他跑远了她追不上才作罢。后来,志英又悟到了姐姐的失踪,他们开的玩笑由欢乐进入冰凉,进入痛苦中去了。为了不使志英痛苦,他再不提她姐姐的事了。只要她不谈起,他不会主动谈起。
他把小相框赶紧放下去,转过脸去观察志英是否睡了,他要把志英说的“重瞳”好好看看。志英还未睡实,居才悄悄到外边为志英洗了两件衬衣,抖展,晾在院子里绷的铁丝上,才悄悄走进屋里。弯下腰去把盆子和肥皂放好,站起来,一边擦手一边去观察志英,发现她真的睡着了。
居才又在写字台边坐下来,拿起了小相框细细地观看。志英的姐姐果然是双瞳孔,眼内在含笑之中放出很强很亮很美的光辉。居才心里说,这就是我看到的她那一种让人发现不了的,但能感觉出来的魅力所在了。
志英是自己从进入大学门就选准的,认为是最漂亮最诱人的女孩子了,没想到这世界上还有比她更漂亮的女孩子。他把古今中外的美女都想到了,他断定都比不上美丽的志英姐姐,因为她是重瞳。司马迁要活到今天,肯定把她和南朝后主光彩照人的才子李煜并列在“重瞳”的行列里了。
居才把像片轻轻放下去,紧盯着看,像片上的她看着他笑,随着他的心情变化嗔他、骂他、激他,好像说你还是我妹妹的知心的朋友,也不下狠心帮她把我找着,从火海、深渊里把我搭救出来,让我重见光日,和我妹妹团圆,过上好日光,在金色的人生道路上迈步向前。
志英睡一觉醒来了,情绪好转了许多。翻了个身,看到居才还坐在屋里,惊奇地问:“居才你还没回去?我都睡了一觉了。”
“你过来了也不要光为我着想,歇一歇,回去把你自个儿的洗一洗,明天都上班,又要忙工作了。”
“忙工作属于正常工作,都没什么,只是心里忙得厉害。”
“对,你知道。”
“我怎么不知道。你多次给你叔父写过信了,人家怎么说?”
“你叔父还是那个意思没变,设法让省、地、县乡四级支援修开公路。不过,据你说,全是石山石岭不容易呀。”
“说句老实话不容易。要把一座座巨型大石山大石峰搬走弄成一条公路起码得几辈子人的心血,得投大量的,可以说数不清的资金。”
“你也不要只为故乡苦思冥想,世世代代都过来了,不一定要一下子说变就变呀!”
“你要去了就知道了,我们那块的人过的什么日光……”
“你们那里有全是石头,就让外边的人去看石头赚钱好了。”
居才笑着说:“石头有什么看的,冷冰冰的,不会言语不会笑的。”
“人可以让它们言语让它们笑呀!”
“你是说?”
“搞雕刻呀。把它雕成人、动物、飞禽、走兽什么的,不是会说会笑了吗?”
居才眼睛一亮说:“你说的这话对我倒是一种启发,真的是条路子。”
“怎么不是路子?”志英说着坐起来,找外套穿了,下地找鞋子穿。
居才忙跑过去,为她拿过鞋子,把鞋带解开放好,让她很快穿好。
志英去了厕所,居才呆在屋里,越想志英的想法越有味道,真想立时把这个办法写信告诉叔父和占才他们,让他们也想想是不是一种办法。
志英进来了,一边洗手一边说:“你看我想得怎么样?不知你家乡有没有雕刻的人才。”
居才高兴地说:“石匠多呀,我舅舅我表弟和大都是石匠。我外祖父那时候就是十里八乡的大石匠呀!”
“我们都是学建筑的,那时候学点雕刻该多么好呀!”
“在大山里雕出的工艺品,古拙奇特,既能供各地的建筑,又能建造独具特色的山地景区,更能招来游客。”
“这话对呀,你怎么老比我聪明,思想放得开。”
志英说:“你们山里人,犟劲很大,只要干上一件事一定能干成。”
居才立时要走说:“我立马回去,写几封信发出去,把你这个建议说给他们。”
志英一边在床头柜上找信纸、信封一边说:“在这儿也能写,为什么要赶回去写。用走路的功夫信都写出来了,在我们单位旁边的邮筒里一塞就合适了。一边说着,把写信的东西都收拾齐备了,居才二话不说坐下去,就龙蛇大抄地写了出来。
志英在一旁说:“我还没干个什么事情,你的信都写好了。看到你那龙飞蛇走路的字迹,怀疑别人还看不懂哩!”
居才一边折好,往信封里装,一边说:“心里太激动了,写不规则,只有这样发出去了。你这一次建议激开了我和我们全村人的木瓜脑袋,说不定真的有结果了,真有改变家乡面貌的那一天,你就成了我们那里的名人了,我请我大把你雕在石头上,站在我们的山村石林之中,永世让人仰慕。”
志英笑着说:“你真是个木瓜,才一个小小的建议就好像大功告成了。这个设想要见成效,谈何容易,石匠们拿起家伙才要一锤一锤地凿、凿一个成形的东西至少得用几个月时间,要凿出大量的艺术品得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比修公路更难啊!”
居才说:“不瞒你说,我大爱弄那些玩意儿,听说把一个大石海都凿出来了,有龙有凤有熊有牛有羊有狗有鸡,噢,没法说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用了他毕生的精力。”志英睁大眼睛说:“真的?”
“全是真的!”
“你大成了千秋功勋了,真的,不信你看着,历史会作证。” 居才说:“公路修不开,即使有千人万马也进不了山,看不到我大的艺术品也是白搭。”
志英也愁了一阵子:“真的,只要有小道,能过去摩托,自行车都行。先招人进山投资修建,一边招揽游客参观嫌钱,修大公路的钱不是有了。”
居才说:“吓!你怎么不把这些早说出来,早说出来也写信里边。不行,把填到信筒里的信再拿出来,另写。”
志英笑着说:“只怕你激动得写不上去了。我看你现在都战战兢兢的。”居才极力稳定心绪说:“真是天大的好事呀,你为我们村也许展开了宏图。”
志英说:“再写一封吧,两封信一同收到,不误什么事情。找人家邮局人拿出投进去的信就不好弄了。”
居才看志英找来的纸还有,问还有没有信封,志英说:“多的是,为了向全国投信找姐姐,把钱都买了这些东西了。”
居才心中想,只要把山乡的面貌变了,志英姐姐也许也能找到。四面八方的人来我们村参观,打问消息方便得多,又开始龙蛇大抄起来。
居才把第二次写的信发了,回到单位,一开门,发现地上躺了一封信。连忙站定,拉开电灯细看,信上这么写着:
居才弟:
好久没有写信了,不知你的一切情况,甚念!
家中一切均好。大在修大工棚时立了大功,受到村上人们的好评。大工棚修好了,又在酬划着修大石桥的事情。如果不是这个原因,他一定又回到石头丛里凿雕那些他十分喜欢的东西了。
第一件事是:大桥明年春动工修建,县上、乡上因为我的原因冻结了原本要资助的经费,说再一文钱不给咱们村。
第二件事是:穆林林和石成功因两边家中反对他们的婚事,被林林的大打了个半死,受不了,私自出走。现在杳无信音。两边家中的父母亲都很着急,四处打听。我是出来寻找他两个人的,半路上被乡政府的人拿下“狱中”。
怕家中老人担心,怕林林和成功两家人失望,我暂没有告诉他们我的情况,希望你替我打听一下他俩的情况。上报、广播、四处张贴寻人启示,一定打问到他们的下落。
切切,切切!
接到信,也不要把一些倒霉的事情告诉家人和村里人或二大。只把替我要做的事情做好就是。
先说这些吧,有机会再给你写信。
祝你近好,也向志英问好不另。
占才没想到收到这么一封信,只有哥哥生了一个儿子可贺可喜。可是哥哥到底怎么样了?在为村民们办事中难道贪了占了,难道行凶了打人了?难道和人家……他到底怎么样了呢?
哥哥怎么好像下狱了一样?怎么下到乡政府的小狱?国家什么时候还下文在乡政府建立监狱?这不可能吧?决对不可能。一定是乡上的坏人违反政策,乱搞一起。哥在村上犯了问题,有祖辈爷往出一站,有许多父老乡亲出来,就把事平了,还用得着惊动乡政府吗?哥犯了国法,应该到法院,到县一级的监狱里去,这到底是个什么原因,蹊跷得很。
这一天夜里居才失眠了,翻来复去折腾了大半夜,还是爬起来,穿衣下地,给哥哥写信了。
在信中他说,给你和二大每人发去了两封信,都是在我的未婚妻志英的启发下,激动不己地给你们写的,大谈特谈咱们家乡的建设问题,没想到一天还没过去,就接到你从乡镇府中写来的信。这让我太不可思议了,哥,你应该在信中讲明白。
居才把信写好装进信封,草草洗了把脸就要去送信,想尽早把信填入信筒,当日能上邮车。
居才的心情从来没像这么乱过。他什么也不想,在天不大亮前一封一封地写寻人启示。写了一大沓以后,找来了浆糊上街去贴。他像赶着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见到一堵墙,
一根电杆,忙取出来,刷上浆糊贴上去,用两只展开的手一捋,拍几下,又去找新的地方去
贴。没有注意在一个单位的门外贴了一张,让看门的人发现了,出来拉住他不放,要他立刻取掉。说也怪,这浆糊往上贴不容易,弄不好,很快就会掉下来,可这一张说什么也剥不下。他伸出十个指头,用力去抠,还是搞不干净。门房的工作人员吵吵不休,问他是那个单位的,要向领导报告他,为什么在天不大亮的情况下出来张贴什么玩意儿。
居才在无法解释的情况下,才把找人的事讲给他,并把怀里揣的没有贴完的寻人启示拿出来,让那人去看。
门房的工作人员是个不识字的汉子,声高气粗,只是叫嚷。上班的人都来了,还有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都朝居才看,居才臊性不过,生气地说,你不识字,别的人也不识字,让他们看看不行吗?那人很强硬要给居才单位的领导通话。他对居才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办公室打电话,走走很快就来,你若走了,按逃跑处理。还再三问居才听见了没有,居才只好说听下了。
居才单位的领导回话说是在找人,他女朋友的姐姐失踪早了,找不着都很着急,这个门房工作人员才算把他放回去。
一进办公室,领导没好气地说,人失踪早了,也许已经无望,你们的心情我们理解,也不能把寻人启示贴到人家单位上去。
居才有口难辩。这么多的事情都朝他压来,真是不争气,年年月月写寻人启示,找人,有时误了上班的事情。心中真是太窝火了,叹口气,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