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咏史八首》<其二>郁郁涧底松的解读与赏析
(2014-02-16 06:44:17)
标签:
咏史八首左思郁郁涧底松古诗文化 |
左思《咏史八首》<其二>郁郁涧底松
郁郁涧底松1
世胄蹑5
金张藉旧业8
1
2
3
4
5
6
7
8
9
10
茂密苍翠的松树生在涧底,密集柔弱的小苗高踞山上。这手指粗细的小苗竟遮住了生在涧底身高百尺的松树。
无德无才的贵族后裔因门阀高当上高官显宦,而有才能的英俊因门阀低只能做个小官。这是不合理的门阀制度造成的,已非一朝一代了。
金、张家族靠门阀高,七代为官。他们冠旁插着貂尾,声名显赫。而冯唐伟才,却不被重用,被冷落到暮年。
[赏析]
这篇诗分为三部分。
1—4句:写自然界现象。栋梁之材的松树屈居涧底,而径寸茎的小苗高踞山上,显得不可一世。
5—8句:写社会现象。无才的贵胄子弟窃居高位,而有才能的英俊却只能做个小官。这是不合理的门阀制度造成的。
9—12句:用实例来证明以上论点。
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诗人用了生动、贴切的比喻和形象鲜明的对比,对不合理的、黑暗的、腐朽的门阀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作者用“涧底松”比喻出身寒门的有才华的优秀人才(英俊);用“山上苗”比喻无才能的贵族子弟;用“地势”喻指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这些比喻非常形象、生动、贴切。让读者通过比喻更容易理解此诗的含意。这比枯燥的说理强过百倍。
作者用“涧底松”和“山上苗”作对比;用“世胄”和“英俊”做对比;用“金张”和“冯唐”作对比。通过对比,更易使读者认清门阀制度的极不合理和黑暗。
作者通过咏史抒发了自己空有文才武略,但因出身寒微,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和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