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思《咏史八首》<其一>弱冠弄柔翰的解读与赏析

(2014-02-15 07:35:28)
标签:

咏史八首

左思

古诗

弱冠弄柔翰

文化

                 左思《咏史八首》<其一>弱冠弄柔翰的解读与赏析

                                                            作者 王祖舜 张惠兰 刘早兴

             咏史八首其一弱冠弄柔翰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10 。铅刀贵一割11 ,梦想骋良图12 

左眄澄江湘13 ,右盼定羌胡14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注释]

弱冠:20岁。柔翰:毛笔。弄柔翰:写文章时得心应手。

卓荦:超绝。

著论:论文、论著。准:水准。过秦:西汉贾谊写的《过秦论》。

准过秦:(作者)所写文章的水准达到《过秦论》的水准。

赋:盛行于汉魏六朝的一种文体。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拟:比拟,类似。子虚:西汉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

鸣镝:响箭。苦鸣镝:频频发出响箭。

羽檄:插有羽毛的军书。

甲胄:战士的铠甲和头盔。甲胄士:战士。

畴昔:从前。穰苴:春秋时齐国人,姓田,做过大司马的官。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这里用“穰苴”作为《司马穰苴兵法》的代称。

长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这是魏晋时人们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形式。

10 无东吴:消灭东吴,统一国家。

11 铅刀:铅制的刀,不算锋利(这是作者自谦)

  贵一割:只要干起来(事情的起步),只要国家起用我。

12 骋:施展。骋良图:大展宏图,为国立功。

13 眄:(miǎn)斜着眼睛看。澄:肃清混乱局面。澄江湘:平定东吴。

14 定羌胡:平定戎狄。

[译文]

(诗人)20岁时就写得一手好文章。博览群书,见解卓尔不群。写的论著达到《过秦论》的水准,作的赋可与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相比拟。

边城有战事,军队频频放出响箭,插有羽毛的军书飞报京都。边廷多故,激起我以武报国的志向。我虽然不是行伍出身,但很早就学习过《司马穰苴兵法》,会排兵布阵,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长啸激起阵阵清风,我的志向是消灭东吴,统一天下。我虽才能薄弱,但还是希望为国建功。只要国家起用我,我就能大展宏图,实现平定东吴、平定羌胡的梦想。

我期望为国建功,并不贪图封赏,功成之后,拜别君王,归隐田庐。

[赏析]

这篇诗有三层意思。

18句:写作者能文能武,具有报国的才干。

914句:写作者以安邦定国为己任的雄心壮志。

1516句:写作者期望为国建功,并不贪图封赏的高尚情操。

该诗的写作特点是融议论于形象之中。说到文才,用著论达到《过秦论》的水准,作赋可与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相比拟来佐证;说到武略,用读过《司马穰苴兵法》来证明。让人觉得诗人的文才武略是真实可信的。

该诗段落之间衔接自然。例如写完文才后,由边城有情况(鸣镝、羽檄)引出武略(熟读兵书)。因为熟读兵书,自然要想到安邦定国。

写完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然后笔锋一转,写自己立功不为封赏的浩荡胸襟。

这篇诗完整地表达了诗人的才干、雄心壮志和高贵品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