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咏史八首》<其三>吾希段干木的解读与赏析
(2014-02-17 05:14:08)
标签:
咏史八首吾希段干木古诗左思文化 |
左思《咏史八首》<其三>的解读与赏析
吾希段干木 1 ,偃息藩魏君2 。吾慕鲁仲连3 ,谈笑却秦军4 。
当世贵不羁 5 ,遭难能解纷。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6 。
临组不肯绁 7 ,对珪8 宁肯分?连玺9 耀前庭,比之犹浮云。
1 希:仰望。
2 偃息:仰卧、安卧。
3 慕:仰慕。
鲁仲连:战国时齐人。很有正义感。曾周游列国,为人排难解纷,但功成之后,以受赏为耻,高风亮节卓尔不群。
4 谈笑却秦军:赵孝成王时,秦国派大将白起领兵犯赵。魏王派使者劝赵国拥秦为帝,以求罢兵。鲁仲连不畏强暴,求见平原君,晓以利害,反对帝秦。白起得到消息,撤军50里。
5 当世:(当时的)天下之士。贵:高贵。不羁:不受约束。
6 卓:崇高。不群:超群。
7 临:面对。组:丝织的绶带。当官的印玺通常挂在绶带上,系于腰间。绁(xiè):系住的意思。
8 对:面对。珪:同(guī)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板状玉器,上尖下方。
9 连玺:成串的印。
我带着崇高的敬意仰慕段干木和鲁仲连。
段干木在陋巷安卧就能起到保卫魏国的作用。
鲁仲连在大敌当前、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说服赵国放弃投降计划,使秦军撤退。鲁仲连不受约束,自由自在,周游列国为人排难解纷。功成后以受封赏为耻。他的品质高贵而超群。鲁仲连不肯要象征权力和富贵的绶带和珪,视爵位如浮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段干木和鲁仲连两位古人的赞颂,再次表达了作者愿意建功立业,而又功成不受封赏的意愿。
该诗的写作特点是对二人的描写有详有略。
描写段干木用了二句话。(1—2句)通过这简短的两句话说明只要国有贤人,国君又能尊敬、礼遇贤人,就能受到人民的拥护,敌人就不敢轻易来犯,否则会遭到顽强的抵抗。而写鲁仲连的事迹却用了浓墨重彩。第一,写鲁仲连富有正义感、不畏强暴,说服赵国反对帝秦;第二,写鲁仲连不受约束,自由自在,周游列国,为人排难解纷;第三,写鲁仲连功成不受封赏,视爵位如浮云的高贵品质。
作者赞颂段干木和鲁仲连两位古人,是为了抒自己的怀抱。作者要表达自己愿意建功立业,而又功成不受封赏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