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白露,艾灸重养肾润肺!润秋燥,防寒凉,排出一夏天的“毒”

(2024-09-07 09:59:00)
标签:

艾条

健康

养生

中医

白露

分类: 艾灸祛常病



白露时节,阴气渐重,露凝为白,故名白露也。古语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打赤膊容易着凉。



今日白露,艾灸重养肾润肺!润秋燥,防寒凉,排出一夏天的“毒”


白露是夏秋之交的过渡之际,亦是阴阳二气的变化之际,此时节阴气兴起,逐渐加重,而阳气是我们生命的能量,因此固守阳气在白露时节变得尤为重要。


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一些人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是肾气不足的表现。白露时节燥气渐盛,与风相合形成风燥之邪,易侵袭肺及肺所主之地(如皮毛、鼻窍等)。


今日白露,艾灸重养肾润肺!润秋燥,防寒凉,排出一夏天的“毒”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gjcPFfwQHS72ypjXsu28fXtk8cBPNalWnRGg97Fjou4frygHqTvuRzzpib21ia3ZdDicziay12a1vXuhOBRqY2pr4w/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白露艾灸

在此节气前后坚持艾灸调理,能有效的预防鼻腔疾病、哮 喘病和支气管等病,从而达到宣肺理 气、化痰定喘、疏散外邪之效。此时适宜艾灸:大椎,肺俞,关元,足三里



大椎穴");">可改善咳嗽、肩背痛、风疹等问题。

肺俞穴");">可改善咳嗽、气喘、感冒等问题。

关元穴");">有培元固本之功效。

足三里:能温阳益 气,祛除下肢的寒气。



白露养生注意事项1.早晚要添衣


古话说“白露勿露身。”白露过后,温差大,天气转凉,所以不要露身,早晚要添衣,从这个节气开始,阳气开始向内收敛,而肾主收藏,所以这个时候肾就开始收纳阳气了。


今日白露,艾灸重养肾润肺!润秋燥,防寒凉,排出一夏天的“毒”


2.适当秋冻,不生杂病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要根据个人体质,适当秋冻。


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者,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等免 疫 力低的人群,要注意不要“ 秋冻”过度而导致生病。


3.预防秋燥,滋阴益 气


白露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


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 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今日白露,艾灸重养肾润肺!润秋燥,防寒凉,排出一夏天的“毒”


4.饮食注重润肺、护胃、养肾


干燥的气候易伤肺,而肺气损伤也会引起胃气下降,肺肾两虚者尤其需要注意。


此时的饮食重点是润肺、护胃、养肾。秋属金,金色白,所以白色的食物在秋天的时候应该多食用。较为合适的水果有梨,甘蔗,龙眼,柚子,石榴等,但是都需适量。


这个时节多吃点温热的、有补养作用的粥食,可防秋燥,对健康大有裨益。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玉米粥等。

今日白露,艾灸重养肾润肺!润秋燥,防寒凉,排出一夏天的“毒”


5.凝神静心,乐观开朗


在情绪上,人们容易因为秋悲所感伤,所以要收敛神气而不外露,宁静神志而顺应秋气,减缓肃杀秋景对情绪的影响。坚持站桩、打坐,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


6.搓耳泡脚补 肾气


") 0px 100% / auto 2px repeat-x transpare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晚上坚持用温水泡脚15到20分钟,水没过三阴交,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搓热耳朵能有效补养肾气。

") 0px 100% / auto 2px repeat-x transpare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