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王志安临汉隶《景云碑》
现代出土的东汉时期《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简称为《景云碑 》。此碑是2004年3
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峡考古队在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坪发现的,当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实乃如获至宝。据碑文首句“汉巴郡朐忍令广汉景云叔于,以永元十五年季夏仲旬己亥卒”,拟碑名为《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景云赋性聪颖,曾任朐忍县(今重庆市云阳县东)县令,政化如神,深受百姓爱戴和敬仰,中年因染病去世,吏民为之悲痛惋惜。景云卒后七十年,即东汉熹平二年(173年),朐忍令雍陟为纪念景云而刊刻《景云碑》。
《景云碑》通高240厘米,宽95厘米,厚33厘米。碑文为隶书,共13行367字,雕刻精湛优美,相隔千年却仍完好无大损,乃历史上的奇迹。《景云碑》笔法淳古,雄中含媚,波挑飞动,朴里蕴秀,堪称汉碑中的精品。它具有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神话学、宗教学、美学、书法学、美术史学和文化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和重大意义,弥足珍贵,被国家文物部门列为“国宝”级文物。此碑现存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2005年10月此碑被评为该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王志安临汉隶《景云碑》
平时于隶书用功不多,多的只是依葫芦画瓢,皆难得隶书神髓。一笔一划慢慢来的总是不如行草书爽利。临写此帖时用了一支总也合不拢笔锋的毛笔,实际书写时虽已经极力调锋但还是少不了分叉飞白的线条,所以用软件处理成仿古碑刻状,正所谓一P遮百丑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