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九成宫》最精良版本问世,放大10倍仍无瑕疵,被评为“世界级”珍宝!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九成宫》最精良版本问世,放大10倍仍无瑕疵,被评为“世界级”珍宝!
原创 三余艺术 三余艺术
说到楷书我们脑海当中,首先联想到的词语,必然是端庄方正、严谨匀和等等,恰好初唐时期,世人“尚法”,用笔一丝不苟,力求匀称精到,因此唐代的楷书法帖,深得后世推崇。
尤其是欧阳询的楷书,笔笔方严峻整,饱含正统“楷法”,每个点画无法挪动半分,极具肃穆、庄重之象,后世学者大多临摹其字,锻炼自身的控笔水平、精确度,以及规范意识。
欧阳询传世法帖里面,最受欢迎的就是《九成宫》,此作号称“天下第一楷书”,写于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当时唐太宗去到九成宫避暑,游览时发现一处清泉,饮用后十分甘冽,遂命魏征撰文,记述此事。
欧阳询加以书写,并派名匠镌刻入碑,全碑共计1100多字,因奉皇命而写,欧阳询每一笔精益求精,展现毕生最高水准,字体雄健有力、秀劲挺拔,肃穆而不失灵动,富有神清气爽之美。
可惜原碑的字迹漫漶,现存陕西麟游九成宫,已经无法摹印,市面流传的拓本,多达70余卷,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知道如何学习,即便是著名的“李祺本”“李鸿裔本”和“三井本”,也存有一定问题。
幸好如今《九成宫》最精善版本——“孝经堂本”,于香港中文大学问世,此帖极少有人见过,位列“北山十宝”,亦被评为“世界级”珍宝,近几年公开亮相,令世人惊艳不已。
卷中字迹保存相对精善,点画十分清晰和细腻,所有细节处理可察,能掌握最精准的“欧楷”笔法,相比“李祺本”浑重、丰腴的势态,此帖更显瘦劲挺拔。
而对比“李鸿裔本”和“三井本”纤瘦的势态,此作更加洞达刚健,线条的肥瘦、刚柔程度,拿捏极为恰当,笔笔生动自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剜刻和损泐。
非常适合临摹与研习,饱含“欧楷”险绝平整的妙趣之风,比如卷中“宫”字,两个口看似对齐,实则上方连同宝盖头,向右方偏移,而下方则向左偏。
两者形成一种轻微交错的势态,好似一个倾斜的杠杆,险绝中维持平衡,“铭”和“九”等字,皆是如此,依据笔画粗细、空间布白等,产生丰富变化。
虽然“欧楷”看似方整庄严,但是它没有完全对称,每个字的形态和险绝造势,都各有特色,饱含艺术生动性,而且此帖放大10倍仍无瑕疵,时常临摹,既能掌握正统“楷法”,强化基本功,还可以感受内层的奥妙,学会营造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