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王羲之仅存的狂草真迹,这字超越90%的名帖,日本皇室奉为“传家宝”!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王羲之仅存的狂草真迹,这字超越90%的名帖,日本皇室奉为“传家宝”!
原创 墨品书法网 墨品书法网
现代书坛崇尚个性,很多学者声称,张旭和怀素的狂草,境界超越“书圣”王羲之,我们常见的王羲之草书,风格大多是《十七帖》、《行穰帖》、《寒切帖》这种,笔画婉转灵动、秀逸舒和,一派温和之象。
而张旭、怀素的狂草,线条诡谲奔腾,十分率性,好似江河决堤,气势磅礴非凡,这种个性风尚,可谓极尽汉字的艺术之美,与现代人的审美理念相符,因此说到草书,世人皆推崇张旭和怀素,慢慢忽略王羲之。
更有甚者,认为王羲之笔势拘谨,只适用章草和小草,无法撰写狂草,这种说法完全错误,近几年日本公开,王羲之仅存的狂草作品,水平完胜张旭和怀素,同时超越90%的名帖,令世人惊艳不已,此作就是《草书黄庭内景经》。
王羲之崇尚道家思想,《黄庭内景经》自然是经常临摹,后世熟知的就是小楷版本,号称“千古楷法之祖”,初学者无不临习,而狂草极少有人见过,全卷共计2000多字,单字约为6厘米。
体势开阔舒展、豪放明朗,与之前常见的小草截然不同,多用中锋运笔,融合外拓法,书写迅疾痛快,多用中锋运行,顺应线条姿态,不断变化笔锋,绞转提按、衄错顿折等等,拿捏的精准到位。
外形血肉飞逸爽利,内部筋骨洞达醇厚,阴阳分布十分自然,尽显天然之美,除了体势和笔法的转变,结体层面也独出心裁,不再字字独立,加入“一笔书”的写法,好似行云流水,气貌畅通。
尤其是中后部分,随着情绪的激昂,开合轻重等变化,更加强烈和直观,具有澎湃的艺术生命力,令观赏者与之共鸣,这幅《草书黄庭内景经》的问世,不仅展现出书法艺术的全新境界。
同时打破“王书”笔法,不能写大字和狂草的谣言,可谓意义非凡,无愧于唐太宗赞叹曰:“烟霏雾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若斜而反正”,后世也评价此作:“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当年启功先生曾鉴定,并临摹此作,认为它是真迹无疑,近代专家研究后,也一致表示赞同,可惜原稿失传,最精湛、最还原的初拓本,不慎流入日本,之后传到日本皇室,他们秘藏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