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西安挖出一件19岁“少女”墓志,通篇清丽脱俗,甩开“唐楷”十条街

(2023-11-23 19:58:59)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

书法


三余书社:

西安挖出一件19岁“少女”墓志,通篇清丽脱俗,甩开“唐楷”十条街

仔细研究近几年入选国展的楷书作品,你会发现鲜少能看见“唐楷”的身影,确实如今楷书在国展中的占比较小,要有足够耀眼独特的风格。

才能抓住评委的目光,而“唐楷”是楷书发展的巅峰,遵守法度规范,坚守精严势态,点画平正峻拔,不仅仿学者难得个性,后续发展空间较小。

细节处的精髓与内在肌理难以参透,有可能导致用笔单一死板,失去笔势的开张灵活之态,妨碍行、草书的临摹学习,毕竟追求艺术之美的学者。

不能只着眼于参加国展的楷书作品,在一种书体里停滞不前,而是用楷书锻炼笔力,强化基本功,之后进击奔放飞动,富有强烈艺术气息的行、草书。

因此相较于“唐楷”,隋碑更值得一学,在东汉时期浑厚质朴的篆隶,逐步演变为楷书,并于魏晋衍生出两大派系,一个是北派肃穆峻拔的碑文。

一个是南帖的清逸婉约,在刚柔上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后来王羲之书法逐步推行,奇崛雄浑的北碑退下“主流位置”,在隋代融合为一体。

因此隋碑刚柔并济、灵巧多变,奠定了“唐楷”的发展,康有为曾在《广艺舟双楫》中评价隋碑曰:“隋碑风神疏朗,体格峻整,大开唐风”。

又说:“今人难免干禄,唐碑未能弃也,而浅薄漓古甚矣。莫如则择隋书之近唐而古意未尽漓者取之”,在传世的隋碑中,水平拔尖的就是《董美人墓志》。

此作是隋代开国皇帝杨坚,第四子杨秀宠妾董美人的墓志,她去世时年仅19岁,还是少女一般如花似玉的年纪,让杨秀心痛不已。

于是亲自撰写碑文,命高手雕刻,全文400余字大气俊丽,把北碑的雄强拙朴收敛些许,加入几分敛锋的含蓄之势,使点画筋骨洞达遒劲。

外在血肉丰润醇和,结字上方折与圆融兼备,大多外松内紧,呈现开放宽博之态,笔画间连贯自如、灵活生动,具备起伏变化之美,没有雷同之处。

通篇清丽脱俗、淳雅婉丽,足以甩开“唐楷”十条街,让近代学者罗振玉评价曰:“楷法至隋唐乃大备,近世流传石刻,至《董美人》尤称绝诣。”

此作于清代嘉庆年间在陕西兴平县被挖出,当时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十分欣赏此作,给持有者徐渭仁写信,表达自己寝食难安,想要收藏的心情。

可惜后来原碑在1853年被毁,好在有完整精善的拓本传世,让后人能钻研欣赏,时常临摹,可以建立稳固的书法根基,保证笔力强健,运笔从容。

还能展现出多重笔法变化,和灵活生动的艺术风格,让人眼前一亮,不仅脱胎于俗气单调,还能在日后书法精进时,顺利自如,领先他人一步。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西安挖出一件19岁“少女”墓志,通篇清丽脱俗,甩开“唐楷”十条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西安挖出一件19岁“少女”墓志,通篇清丽脱俗,甩开“唐楷”十条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西安挖出一件19岁“少女”墓志,通篇清丽脱俗,甩开“唐楷”十条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西安挖出一件19岁“少女”墓志,通篇清丽脱俗,甩开“唐楷”十条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西安挖出一件19岁“少女”墓志,通篇清丽脱俗,甩开“唐楷”十条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西安挖出一件19岁“少女”墓志,通篇清丽脱俗,甩开“唐楷”十条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西安挖出一件19岁“少女”墓志,通篇清丽脱俗,甩开“唐楷”十条街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西安挖出一件19岁“少女”墓志,通篇清丽脱俗,甩开“唐楷”十条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