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苏州一老人,学习“二王”70年,练成一手“神仙”书法,俘获百万粉丝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三余书社
苏州一老人,学习“二王”70年,练成一手“神仙”书法,俘获百万粉丝
在传世的行书法帖中,《兰亭序》、《圣教序》笔法巧妙多变,艺术气息浓郁,历来学者广泛,几乎人手一本,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卷中技法精深。
自学难以领会收放、轻重的变化,翻转顿挫的灵巧之势,还需要超强的控笔力量,“形似”都无从下手,气韵和意境层面的“神似”,基本达成不了。
而且《圣教序》是集字而成,同《兰亭序》都是拓本传世,墨色浓润、行笔节奏跟风姿,展现不出魏晋精妙之处,增强了初学难度,其实学习“王书”。
不用非从魏晋书法作品下手,例如这位苏州老人——文征明,就是取法古人的一条捷径,他以淡泊宁静之心、从容自若的心态,潜心钻研晋唐笔法。
先后临摹钟繇、智永、苏轼、米芾等人的法帖,还学习“二王”书法70年,深谙魏晋的潇洒淡雅之风,用笔简洁舒和,笔丝轻盈流美,点画圆转光滑。
颇为俊利生动,练成了一手“神仙”书法,好似飘飘欲仙,蕴含沁人心脾的气度,能辅助大家理解王羲之行书的筋骨力度,婉转秀劲之势和清雅散淡格调。
就像这卷《陋室铭》,是文征明84岁抄写的一篇刘禹锡诗文,表达了宠辱不惊、安贫乐道的精神,彰显出文人雅士高洁雅逸、乐观旷达的志趣。
与文征明的人生追求契合,所以文征明书写时不带有一丝凡尘之气,点画飘逸精到,笔锋藏露兼具,富有弹性,笔势流畅清劲而稳健沉着,防止锋芒之气过剩。
结字端正舒展、圆转遒和,笔画间顾盼生情,营造出明快的节奏感,使章法疏密有致、起伏跌宕,不禁让王世贞称赞其字曰:“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
这卷《陋室铭》是书法跟诗文的珠联璧合,笔笔都蕴含君子的儒和清逸之气,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如今更是在书坛“俘获”了百万粉丝。
在竞拍市场的身价高达千万,时常临摹,可以在严谨法度跟简练笔画中,体会到流畅活泼的行书之美,逐渐从楷书过渡到行书,让运笔行云流水。
不仅能学到“二王”的笔法技艺,走上“形似”的道路,还能靠近“神似”,从平静萧散、温和悠远的古雅风韵中,体会魏晋雅士的散淡气度。
强化自我书法的艺术气息,培养平和细致的精神,有助于日后临摹观察王羲之用笔的细节变化,还有修身养性、平和心境以及缓解压力的作用。